世界功夫之都、中華文化圣山、世界最大的武術訓練基地、可容納5萬人的“中國嵩山少林武術城”、少林武術文化研究中心、中華武術影視拍攝基地、少林武術動漫城、一流的國際武術表演公司……諸種名號和遠景都與一項“工程”有關,這就是“少林文化復興工程”。近日,一場關于該工程的研討會在京召開,引起眾多媒體競相報道。本報記者就此項目采訪了相關方面負責人,卻發現作為少林文化的重要承受人和責任人——少林寺對此表示并不知情。
想“復興”什么
位于中岳嵩山的少林寺屬佛教禪宗流派,寺內保留有眾多歷史建筑和文物,少林武術有1500年的歷史,是中國著名的武術流派之一。據資料記載,早在唐代,就有著名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時至明代,少林寺又因抗倭有功與少林武術一起揚名天下。眾所周知,這個寧靜的千年古剎因一部電影《少林寺》在上世紀80年代婦孺皆知,甚至名揚海外,“少林功夫”也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品牌。
然而,在中華文明史上以“禪”“武”為精髓的少林文化,在近二十年來,更多的只是反映在武術傳播方面。20年來,慕名來少林寺學習武術的海內外人士絡繹不絕。據登封市體育局相關人士介紹,登封市有武術館校62所,常年在校學員達5萬多名,這也為當地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應該說,少林文化內涵中的“武”文化得到了相當的彰顯。
那么,這次以“復興”為名的聲勢浩大的行為又是針對什么內容的少林文化呢?對此問題,日前,該工程的提出者少林塔溝教育集團董事長劉海科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少林文化影響很大,但是需要整理和開發。但記者發現,該工程項目的內容大多就武術培訓、旅游開發和文化產業等設置。登封市市長鄭福林在日前舉行的研討會上也一針見血地指出,由于對少林文化價值的發掘不夠深入,少林寺雖然聲名遠揚,但景觀比較單一,只能支持游客半天的停留。盡管這個以政府為主召開的研討會在強調旅游的同時,也認識到少林文化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即要維護少林文化的純潔性,并舉例說,歐洲、美國、日本等很多地方,各種打著少林文化旗號辦學、表演的侵權活動大行其道,而當前少林功夫的教學、競技和演藝既缺乏對傳統的挖掘提煉,又缺乏創新與核心技術,以致無法明確區隔。事實上,強調少林文化原產地的正宗,保護少林文化的金字招牌,對提高少林寺及登封市的知名度,促進旅游開發,都具有重要意義。可見,這個宏大的“復興工程”的真實內容和最終目的,就在于“經濟”二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