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補中原文化空白
宋豫秦教授介紹說,巨石文化遺存在歐洲、美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均有分布,多數巨石的年代被認為自新石器時代延續至金屬器時代,類型包括巨石柱、石砌墓、石列、石圈等。許多巨石遺存顯然超出了同時代人類的一般技術能力,有的巨石遺存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我國所發現的巨石文化遺存集中分布在從東北至西南的“半月形文化傳播帶”,也就是半濕潤半干旱交界的半農耕半畜牧地帶。年代約在公元前3000~4000年的新石器時代。
具茨山巨石遺存是什么時候什么人遺留下來的呢?
宋豫秦教授說,具茨山巨石的年代、數量、分布、內涵等都有待作進一步的調查、研究和論證。數量、分布可以組織人力進行調查,最難的是判斷年代。國外對巨石的研究已過百年,對其年代還沒有具體的結論。石砌墓之類的可以借助于墓中的文物來判斷,孤零零的巨石很難判斷時代。中國的歷代文獻中沒有關于中原巨石文化的記載,我推測其年代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到青銅時代之間。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黃土疊壓巨石的現象,通過對這些黃土進行科學測年可以判斷巨石的大致年代。
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周昆叔認為,巨石文化是個世界文化現象,產生于世界文明形成時期。黃帝時代距今5000年左右,正好是巨石文化、文明形成的時期。在具茨山,在黃帝故里,發現大量的巖畫、巨石,這對于豐富中原古文化的內容,證明中原古文化在中華文明形成中的地位提供了新的證據。
鄭州市、新鄭市人民政府的有關領導表示,具茨山所發現的巨石文化填補了中原地區在此項考古發現的空白,再度向世人展現了中原遠古文化的深邃和異彩,對探索包括黃帝文化在內的中原古代文化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鄭州和新鄭兩級政府和相關文物保護部門對具茨山新發現的遠古巨石文化遺存高度重視,今后將加大投入、制定專項保護規劃,委派專人監管,并將協調各發現地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首席記者張體義記者杜文育文王建立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