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各主權國家都有舉行閱兵式的經歷,對新中國而言,舉辦閱兵式對于振奮民族精神、激勵愛國熱情、鼓舞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開創復興偉業更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我國國慶閱兵包括兩部分:一是閱兵式,即領導人乘車對受閱部隊進行檢閱;二是分列式,即受閱部隊列隊從檢閱臺前通過,接受領導人和各界檢閱。
六十年一個花甲子,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此時此刻,國人不禁要回溯一下共和國六十年閱兵史。迄今為止新中國共舉行過十三次國慶閱兵,分別是一九四九、一九五○、一九五一、一九五二、一九五三、一九五四、一九五五、一九五六、一九五七、一九五八、一九五九、一九八四和一九九九年。
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九年的十一年間,每年舉行一次。此后連續二十四年未再舉行,直到一九八四年恢復閱兵。十三次國慶閱兵中最具影響力和標桿意義的是開國大典、國慶五周年、國慶十周年、國慶三十五周年和國慶五十周年的五次大閱兵。
毫無疑問,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開國大典閱兵式作為破天荒的“第一個”,將永遠定格在中國現代史上。日前筆者在北京一家干休所見到曾參加過開國大典受閱的八十八歲的離休老兵張建峰,提起六十年前那一幕他仍然熱血噴涌:“那是我一輩子的光榮與夢想啊,雖然當時穿著帶補丁的軍裝、破膠鞋,鋼盔上還有個彈孔,但那個榮耀卻沒齒難忘!”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距北京和平解放才九個月,長江以南廣大地區還在國民黨手中。當天下午三時整,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宋慶齡、李濟深、張瀾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健步登上天安門城樓,廣場沸騰了。當毛澤東向世界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并親手升起第一面新國旗,軍樂隊高奏國歌、五十四門禮炮齊鳴二十八響,開國大典閱兵式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