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麗莎豆腐做臉
《最后的晚餐》桌子是塊豆腐
《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這些世界名畫早已被人們耳熟能詳。但最近,這些真跡卻遭到了一位重慶美女藝術(shù)家的逼真“克隆”,而她采用的材料不是畫筆,是土豆、生姜、番茄等各類在菜市場隨處可見的蔬菜。日前,畢業(yè)于川美的桔多淇和她的作品在國內(nèi)藝術(shù)市場逐漸躥紅,其創(chuàng)作的“豆腐蒙娜麗莎”、“姜人之最后的晚餐”已經(jīng)賣到了2萬元的高價。但這樣一幅作品的創(chuàng)作成本不到10元。
桔多淇1996年畢業(yè)于川美,學(xué)的是美術(shù)設(shè)計。這位家在謝家灣的重慶女孩兒,曾在黃桷坪當(dāng)過“黃漂”,隨后,又成了“北漂”。讓她一夜成名的,是她最近在北京舉行的名為“蔬菜博物館”攝影個展,在這次展覽上,《最后的晚餐》的餐桌變成了一塊巨大的豆腐,尤大等一干人則是用生姜制成。而《蒙娜麗莎》更是豆腐當(dāng)臉,海帶當(dāng)頭發(fā),紫菜做衣服,看上去很有意思。而這些攝影作品的素材,都是桔多淇親手制作。桔多淇在畫展上展出的都是以這些素材為元素的攝影作品,“每一件我只做了12張照片,小尺寸的畫廊定價為1880美元,大尺寸的要賣2888美元,在開展的第一天,賣出了兩幅小尺寸的。”
桔多淇說,這些作品其實是她因為無奈而被逼出的靈感,“我一直很困惑,如果要拍風(fēng)景,需要跋山涉水,耗費很多時間,而且很難出好作品;拍人物又需要給對方很多錢;拍《蒙娜麗莎》這樣的名畫,很難零距離接觸真跡,拍出來也會千篇一律。”無奈之下,桔多淇決定自己動手制作素材,世界名畫于是成了她的第一件實驗品。
過程 “撿”菜拍豆腐 橫行菜市場
桔多淇在產(chǎn)生蔬菜作畫的想法后,就開始轉(zhuǎn)悠北京的菜市場。她去買菜,看到長相怪異的生姜,眼里就會大放異光,迅速下手,而走到賣豆腐的面前,也不說話,拿出相機就對著白花花的豆腐開拍。桔多淇說:“菜販以為是媒體搞衛(wèi)生監(jiān)督,嚇得不行,其實只是因為我做《最后的晚餐》的桌子需要很大一塊豆腐,我買回家也吃不完,于是就在菜市場拍了回家用電腦處理合成。”桔多淇說,她尋找原料的菜市場幾乎每一個菜攤她都“光顧”過,并且對菜市場邊角余料情有獨鐘,甚至還會四處“撿”菜。
桔多淇偶爾也會遇到菜販刁難,不讓拍。這時,桔多淇也會掏出一元錢,賄賂菜販,偶爾也會以幫菜販拍一張很藝術(shù)的照片作為交換。到最后,這些菜販也對這個奇怪的女孩兒習(xí)以為常,任她拿著相機橫行菜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