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
龍泉窯發軔于三國兩晉,興于五代,盛極于宋元,衰敗于明中葉,清中期后淡出歷史舞臺。早期的龍泉窯燒造陶器,從五代開始,龍泉窯真正進入了瓷器時代,燒造時間貫穿了整整1600余年,成為中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且從未斷燒的名窯,龍泉窯書寫出一篇絢麗的華章,締造出一個強盛的青瓷王朝。
青瓷的盛衰和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水質、坯料、氣候、材薪、釉料等因素決定了一件件作品的優劣高下。甌江兩岸瓷土資源蘊藏豐富,水路暢達,山巒疊嶂,植被茂盛,氣候宜人,優越的自然環境奠定了龍泉窯蓬勃發展的基本條件。甌江從鳳陽山發源,從龍泉開始蜿蜒,流淌出一條綿延的青瓷之路,滔滔不息的江水跳動著青瓷文化的脈搏,龍泉青瓷應了甌江的含蓄和靈動,是藝術在自然上的延續,是自然在藝術上的體現,是人對自然的信仰和膜拜。
龍泉窯有哥窯和弟窯之分。在“瓷國春生、名窯競芳”的兩宋,龍泉窯占得了一席之地,特別是哥窯,位列宋代“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之其一。在這里,我們按照釉色和胎骨對哥窯和弟窯進行甄別。哥窯梅子青釉,釉面多開裂,俗稱“冰裂紋”,胎骨鐵黑,風格古樸,有金絲鐵線、紫口鐵足之稱。作為哥窯的兄弟窯,弟窯白胎厚釉,色澤柔和,溫潤如玉,青翠欲滴,燒造質量略遜于哥窯一籌,但總體水平仍領先于國內其他窯口。
南宋龍泉窯的突出成就,表現在燒制工藝和藝術手法兩方面:
工藝上的成就和藝術上的成就,兩者是相輔相成,不可截然分割的。如果沒有工藝上的成就,即使沒有很高的藝術水平,也無所施其技。工藝的改進,必然也同時要求藝術的提高,才能相得益彰。
龍泉窯在南宋燒造出白胎和黑胎兩種類型的精美瓷(過去文獻把白胎青瓷稱為弟窯,黑胎青瓷稱為哥窯),兩者都是以薄胎厚釉為它的主要特色。但是,從調查發掘的情況證明,南宋龍泉窯的廣大窯場,幾乎全以生產白胎青瓷為主,占當時總產量的95%左右,是龍泉制瓷工業的主流。而黑胎青瓷僅見于大窯和溪口的部分窯址中,數量較少。它既不見于南宋之前,又絕跡于南宋以后,看不出它的前后發展線索。可以認為是適應當時官方訂貨而特制的一部分仿效官窯的產品。
南宋龍泉窯自從掌握了薄胎厚釉技術,給浙江青瓷開辟了重大發展的新局面。以大窯為例,不論白胎或黑胎的精美產品,都是胎骨細薄,釉層豐厚,色佳制精,反映了這一時期的制作特色。因為胎薄釉厚,才能充分發揚南方青瓷精巧秀致的風格,提高它的藝術性。如果僅停留在所謂“士質厚重,極耐摩弄,不易茅蔑”的水平上,那么,它的價值就有很大局限。龍泉窯推廣了薄胎厚釉技術,燒制一些胎薄質堅,玲瓏端巧,美觀適用的青瓷,要使之制造時不損裂,燒成后不變形,非具有高度的技術不可。南宋的手工藝品已進入一個新階段,粗樸厚重的東西隨著歷史的進程逐漸被淘汰了,代之而興的是輕巧適用,精工細作的制品,這正反映了當時工藝技巧的進步和社會生活的提高。龍泉青瓷同樣是體現了它的時代要求,突破了歷代的工藝水平,向前邁出重要的一步。
這時施釉方法經過改進,釉層顯著增厚,使鐵還原的著色效果達到完美的境界。唐、五代的越窯青瓷,施釉仍以薄掛為主,釉層多在1毫米以下,故釉色較淡,青、黃不一。惟有南宋龍泉窯的粉青、梅子青產品,充分掌握了厚釉技術,在器物的斷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出經過多次敷釉的工序,有些釉層比胎骨更厚些,所以釉色晶瑩青翠給人一種純潔愉快的美感。它的優點歸納起來大約有:1、不起浮光,沉著柔和;2、色澤青翠,渾厚滋潤;3、內外均勻,精致細膩;4、釉汁固著,極少流動.所謂“叩其聲,鏗鏗如金;視其色,溫溫如玉。”南宋龍泉青瓷可以當之無愧。
將南宋龍泉青瓷和其它各窯互相比較,更可以進一步了解它的特色:我國古代瓷器尚青,諸如越窯、甌窯、婺州窯、壽州窯、岳州窯、耀州窯、汝窯、湘湖窯以及北宋官窯、南宋郊壇窯等等,無不以釉色青翠著稱。從現存實物考察,屬于南方青瓷系統的如越窯,一般釉色較暗,接近艾青色,甌窯的縹瓷,則以色淡為主,青中閃白;婺州、岳州、壽州的青瓷,釉色多黃褐,且斑駁不純;至于北方青瓷系統的耀州窯、臨汝窯,釉薄而透明,以黃綠色居多;北宋汝窯,制作很精,但釉色閃藍,呈淡天青色,別具一格;兩宋官窯雖有美麗的粉青釉,與龍泉黑釉青瓷相似,但都有開片,尚未能克服釉與胎之間膨脹系數的差異。只有南宋龍泉窯的白胎青瓷,釉色晶瑩如玉,無論在科學或藝術的要求上,均可稱上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