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龍在天]
“不是演戲,只是自我表現”
繼《唐山大兄》后,嘉禾馬不停蹄地開始籌拍李小龍的第二部影片——《精武門》。影片仍起用《唐山大兄》的原班人馬,由倪匡和羅維合作完成劇本。劇本完成后,鄒文懷、倪匡、羅維等人覺得配角陳真更出彩。鄒文懷當機立斷,決定把陳真上升為第一主角,并且由李小龍來飾演這位血氣方剛的民族英雄。當陳真搖著指頭從容不迫地說“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時,這種壓抑的情緒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釋放,觀眾們從影片中體驗到了極大的民族自豪感。正是這樣強大的共鳴,使得李小龍成了華人圈新的偶像。從那時起,飛踢、雙節棍、怪叫,就成了李小龍功夫的金字招牌。
1972年6月13日,《精武門》在香港首映。李小龍一躍成為整個香港甚至華人圈最炙手可熱的功夫巨星。
對于自己所飾演的角色和想要通過銀幕傳達的武學理念,李小龍有著獨到的看法:“我從不演英雄,但觀眾希望我成為一個英雄。我也不會扮演相同的角色,盡管當我打斗時,都表現出像一頭野獸的形態,但每個角色都是有所區別的……我也從不只依靠打架去完成我的電影角色,雖然東南亞的觀眾喜歡我這樣做。我更注重自己的性格和形體的展示。我不是在演戲,只是在進行自我表現……作為一個電影工作者,不應該以暴力為電影的噱頭,以暴力作為娛樂的主要成分;但是電影里許多時候,依著劇情的發展,其所種下的‘因’和結下的‘果’不能沒有暴力。比如《精武門》里的陳真,無法用法律來解決他的仇怨,以暴治暴;但是到頭來,他不是還死于子彈之下嗎?”
成功或許不難,難得的是在成功后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態。李小龍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他回香港,是為了向世人證明,自己完全有能力干出一番大事!
[龍騰虎躍]
“死亡的游戲”一語成讖
李小龍一生一共主演過四部半電影,這四部半電影都是在1971-1973年間拍攝上映的,其中的半部,正是他生前尚未完成的遺作《死亡的游戲》。
李小龍是在1970年應嘉禾掌門人鄒文懷之邀回到香港發展,他覺得《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仍未能全部展現他對武道和人生的思考,他要重新拍一部地地道道的“李小龍”式的電影。這部《死亡的游戲》是受到了日本導演黑澤明《七武士》的啟發,加上他本人對佛學有著獨到的思考和見解,所以決定以佛教的七級浮屠為原型,講述一個武林高手和他的同伴為了奪寶救人而勇闖高塔的故事。
在影片中,李小龍和當時香港著名的武打影星田俊、陳元三人分別扮演受命聯手攻塔奪取寶物的三位高手。其中,李小龍扮演的盧比利功夫最高,往往最后出手。田、陳二人對李小龍高超的武功既妒忌又不服氣,卻又不得不仰仗他來闖關。當三人聯手攻到第四層“龍殿”后,田、陳二人竟趁李小龍激戰時先后開溜,丟下李小龍潛入頂層,企圖搶先奪得寶物。
闖關三人亦敵亦友的關系可以說是李小龍在《死亡的游戲》中一個獨具匠心的安排。當時,李小龍因耿直的作風和接近于美國化的格斗方式而為傳統武術界所排擠。這一情節設計,意在告訴世人:功夫是用來團結一致對抗外敵的,勾心斗角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自取滅亡!
然而惡有惡報,當李小龍擊敗對手登上頂層時,才發現田、陳二人都已被終極“Boss”格殺,一場決戰就此拉開。最后,“盧比利”憑借高超的截拳道擊敗了對手。“盧比利”激動地打開了匣子,里面只有一張紙條:“生是一個等待死亡的歷程。”這究竟是死亡游戲的設計者開的一個玩笑,還是他送給“盧比利”的一份禮物?這句冰冷而富含哲理的箴言,是李小龍想要告訴人們的話,還是他在歷經人生起伏坎坷后的心聲?我們不知道李小龍在設計這句過于經典的臺詞時究竟是怎么想的,也許在那個時候,33歲的李小龍已經看透了人生的真諦。
2001年,日美兩國的李小龍研究者動用種種關系,從嘉禾電影公司的片庫中找出了李小龍拍攝的《死亡的游戲》的全部母帶膠片,并在當年的劇本上加以認真的編輯和補充,又找來一位替身演員拍攝影片的前半部。不久,在全世界龍迷的翹首以盼下,迄今為止唯一一部保留了李小龍全部鏡頭的《死亡的游戲》問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