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濟南2月17日電(記者劉寶森)迄今失傳時間最為久遠的一支孔子后裔,在《孔子世家譜》第五次大修過程中現身河南。據考證,這支孔子族人失散至少1200年。
據孔子世家譜續修工作協會有關人員介紹,這支失散的孔子后裔支派目前居于河南省洛寧縣,他們是在聽說《孔子世家譜》第五次大修,向續修協會提供相應的支系家譜后,身份得到確認的。
根據這支孔子族人提供的支系家譜,他們的祖先是孔子第37代孫孔齊參。孔齊參膝下三子,分別是孔克符、孔克讓和孔述睿,能與《孔子世家譜》相銜接。
孔子世家譜續修工作協會《孔子世家譜》編輯部主任孔德威說,續譜過程中,續修協會對于孔子后裔的身份非常慎重,這一支后裔提供的支系族譜能上推至孔子,并有清代73代衍圣公的親筆題序,足以證明其權威性。
據《孔子世家譜》記載,孔齊參三子生活于唐代宗和唐德宗時期。據此推算,這支族人至少失散了1200年。
據了解,這已是《孔子世家譜》第五次大修以來第二次發現失散千年以上的孔子后裔支系。早些時候,續修協會在山西昔陽縣發現一支在《孔子世家譜》中失傳千余年的孔子后裔支派,但年代上略晚于河南這一支。
孔德威說,這一支族人目前已全部被錄入正在修訂的《孔子世家譜》,協會初步將他們定名為嵩山派,以區分于散布其他地區的孔子后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