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杭州6月19日電 2007年春天,握慣了鋤頭種莊稼的農民兄弟,在浙江的田野上展開了一場不尋常的耕作比賽:“種文化”。
中國文字是奇妙的,一個“種”字,形象地表現了向下的頑強扎根和向上的茁壯生長。3個多月來,100多個村莊、10多萬農民亮出了“十八般武藝”:越劇PK、籃球打擂、舞林大會、象棋比賽、故事會、賽詩會……在各界攜手進行的施肥、澆水和培育下,深埋于鄉間土壤的文化種子逐漸發芽、抽葉、開花。
播種
農民們選中了農歷元宵節,作為他們播種文化的日子,臨安市青山湖街道朱村等8個村向全省農民發出了《我們都來“種文化”》的倡議,敲響了農民“種文化”百村賽開場鑼鼓。
倡議書里說,“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我們農民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衣食住行,孩子讀書,衛生保健,都在向城里人看齊。逢年過節,文化部門也常常把電影、戲文、圖書送下來,鬧猛一陣。但是說句心里話,平時空下來還是覺得有點冷清,總感到不滿足。現在,建設新農村的春風在吹,不少村里有了文化室、籃球場、閱覽室、棋牌室,搞文體活動的場地有了。我們也有不少‘能人’,吹拉彈唱、打球練操也能來幾手;翻翻‘箱底’,村里真有不少土生土長的好東西,農民是喜愛的。‘種文化’的‘土壤’‘種子’都具備。不如在平時空閑,大家都動起來,‘種’一個文化樂園。”
農民“種文化”活動,就是順應這一新需求推出的。從3月到6月,從最初的8個村到如今的100多個村,“種文化”的雪球在浙江農家越滾越大。
在嘉善,原汁原味的田歌、民間舞蹈……獨具魅力的民間文化節目,逐一在臺上亮相。老人們相互攙扶,孩子們手拉著手,一起趕來觀看演出。在臨安朱村,記者看到,大大方方走到臺上、抓過麥克風就開唱的,都是平時天天見到的鄉里鄉親,一曲歌罷,無論好壞,臺下都是掌聲雷動。寧波江北聯群村在小村的曬谷場上辦起了“舞林大會”,既有傳統的腰鼓舞,又有時髦的迪斯科,還有國內外的民族舞蹈,連西班牙弗拉門戈都搬上了臺……
浙江日報總編輯楊大進從這場“種文化”活動里總結了規律:一要小型,幾個人一湊就能活動;二要方便,男女老少、隨時隨地都能開展;三要多樣,吹拉彈唱、打球練操、舞文弄墨,形式多樣;四要普及,大家學,大家練;五要經常,能持續開展,“四季常綠”。
澆灌
浙江省文化廳廳長楊建新說,我理解的“種文化”是,文化的種子本來就深埋于農村的土壤之中,只要有陽光雨露,農村文化的種子就能夠萌發和成長,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起到播撒陽光和雨露的作用,扶持和催生農村文化的種子。
農民“種文化”活動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幾十萬網民參與投票,浙江在線“農民‘種文化’”專題的最高日訪問量超過6萬人次。各界人士紛紛參與“種文化”,大學生進村幫助“種網絡文化”。在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5周年的日子里,省里的專家還到朱村開起“種文化·農民新文化運動講習所”第一課。
在“種文化”活動中,農民不再是坐在臺下仰頭觀望的看客,握過鋤頭的手無需擦掉泥土,淳樸的面容無需涂脂抹粉就可以驚艷世人,他們登上舞臺就是主演,演的就是活著的農村傳統和未來,演的就是生活的這方土地的血脈。
臨安市文化館的程行老師指導了“種文化”活動中的五六個節目,這場草根文化熱潮的目睹者說:“百姓的節日,百姓鬧來百姓看。這是我們群眾文化工作者最希望看到的場景。群眾文化活動只有讓盡可能多的人參與進來,才有創造的活力和持續的動力。”
在“種文化”活動中,農民變成了主體,從文化產品的享受者,變成了文化產品的生產者,在這一過程中,他們自我創造,自我展示,達到了自我價值的實現。一位網民在網上留下了這樣的感言:“很多人感嘆農村文化的貧乏,而當看到參賽村的‘絕藝’時,我感到,真正的文化在農村。”
發芽
比起以往單向、暫時的“送戲下鄉”,著名學者、北大教授張頤武認為“種文化”活動第一次讓農民兄弟成了文化的“主角”:“農村的‘原生態’文化就好比是一棵鄉野萌芽的小苗,外界的推力就好比是施肥、澆水,農民的內在需求和外在幫助結合起來,才能扎根,并長久發展。”
浙江農民的人均收入已連續22年位居全國各省區第一,經濟發展水平為全國稱道。但有了錢,農民們是否就覺得幸福了?如何提高9億中國農民的快樂值和幸福度,是值得社會思索的大事。
“種文化”活動激發了農村蘊藏著的鄉土文化能量。在湖州八里店鎮章家埭村每月一次的全村文藝晚會上,男女老少齊出動,為自己的親友捧場,常常是一人上臺,全家助陣,現場氛圍比看省城來的明星演出還熱烈……
“種文化”活動中,一批“文化能人”脫穎而出。嘉善洪溪村農民呂瑞泉,與村民一起用水泥、木板做成籃球架,將漁網做成球筐,帶領洪溪農民籃球隊以省冠軍的成績打入全國第二屆“豐收杯”籃球賽。平時比賽時,全村上千名男女老少親臨球場,一場籃球賽,還帶動了村里成立了“籃球寶貝”拉拉隊,這些“寶貝”全部由女村民組成,最大年齡50多歲,當她們化著妝,穿著整齊劃一的鮮艷運動短裙在賽間跳起健身操時,被人們遺忘的,豈止是年齡!臨海桃渚鎮的鄉村成了國家藤球隊的“人才倉庫”,已先后為國家藤球隊輸送了13名隊員。金華低田村農民編的民間故事,則成為日本大學教授編寫的民俗文學讀本。
這場蘊含變革的文化耕作,還創造著農民新的“文化基因”。桐廬環溪村村民愛讀書,村里成立了“愛蓮書社”;金華三甲院村有個村民攝影組,鏡頭對準村里的人和事,已拍50多部“紀錄片”;紹興信風村和臺州雙郟塘村的村民更時髦,還“玩”起了網絡文化,在網上娛樂、購物、學知識。
浙江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童芍素說,“種文化”,種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好好地養護,讓它在當地成氣候,成林、成蔭、成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