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誰是美國唯一的“掌上明珠”?
本月8日,英國《金融時報》刊登一篇文章,標題是:馬英九否認落人大陸“陷阱”。文章說,馬英九的和睦政策讓兩岸關系有所解凍——當奉行北京方面斥之為“分裂主義”的“臺獨路線”的前任陳水扁在任時,兩岸關系非常緊張甚至有些危險。但是,對于將在明年決定是否讓馬英九連任的臺灣選民而言,問題在于,這種和解的代價是否過高。反對者肯定會說,代價確實過高。他們會說,去年與大陸簽署的加強兩岸經濟合作的一個框架協議,讓馬英九領導的執政黨國民黨落入了北京方面設置的陷阱。
像《金融時報》這樣通過采訪來凸顯兩岸分歧的做法最近越來越常見,一個原因是最近兩年兩岸緩和讓熱衷報道沖突的國際媒體感到越來越不容易發力。加拿大廣播公司2008年12月的一篇文章就曾寫道, “對多數加拿大人來說,臺灣甚至都不會在雷達上出現。最多,它被視為中國的一個衛星國,一個僅僅在觀察那個巨大天體時遮擋視線的衛星,一個像香港和澳門那樣必然被帶入到永久軌道的孤獨的月球”。
美國“基督教發展協會”把臺灣稱作“政治足球”。前美國副總統辦公室亞洲事務顧問葉望輝本月8日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說,美國外交界過去40年一直有人認為,臺灣對美中關系是一個障礙。在美國,有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建國時,杜魯門政府起初決定拋棄臺灣,但朝鮮戰爭發生使杜魯門改變了他的對臺政策,第七艦隊開始在臺灣海峽巡邏。2000 年,美國媒體爆出,時任司法部長雷諾的一份機密記錄顯示,克林頓政府將臺灣與俄羅斯、中國大陸同時列在聯邦調查局的敵意情報名單上,一些美國媒體當時爭論,美國是否準備拋棄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