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鄰為壑”還是“與鄰為友”
——從世博會看“人和”空間的塑造
本報記者 孫剛 彭德倩
城市文明的發(fā)展,足以令人自豪,也伴生種種失落——越來越高的樓房,容納了劇增人口,卻封閉了敞開的心;越來越獨立的私人空間,使曾經的“與鄰為友”成了“與鄰為壑”;越來越寬的車道,帶來了便捷交通,卻隔絕了人際交往,往往隔一條馬路已是“望洋興嘆”。
現(xiàn)代城市規(guī)劃,難道必須以犧牲“人和”空間為代價?
徜徉世博園區(qū)城市最佳實踐區(qū),種種案例抽絲剝繭,為解開這“兩難”帶來新的啟迪。
把城市空間還給主人
馬德里案例前,高大的空氣樹上,百葉窗自由伸展開合,抬頭張望,直徑10米的10瓣風扇葉子旋出習習涼風,參觀者圍坐樹下歇腳、聊天、看表演,說不盡的愜意。
設計師貝琳達塔脫這樣介紹空氣樹理念:建立新的公共住宅小區(qū),我們都要為居民留出舒適的公共交流場地,綠陰是第一選擇,可是天然樹木成長需要一定時間,我們就先“種上”空氣樹,通過百葉窗和風扇調節(jié)溫度,吸引更多居民走出封閉小空間,在這樹下暢談;吸引更多孩子來這里尋找同伴,蕩秋千、嬉戲追逐。等到天然樹木長成了,這些空氣樹可以很方便地拆卸,到新的住宅區(qū)重新“扎根”。
“把城市空間還給真正的主人翁:人”,這是馬德里案例對城市規(guī)劃的詮釋。“而人要真正對城市有歸屬感,廣闊的社群公共空間必不可少。”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張閎教授說,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的分野與確立,是現(xiàn)代文明生活的最顯著標志之一。如今國內不少居住小區(qū),每家每戶都擁有完全獨立的居住空間,這比過去的 “七十二家房客”顯然是巨大的進步,市民可以確保私人生活的便利和隱秘;但有的地方“矯枉過正”,公共場所非常局促,密集的樓群間只有窄小的草坪和健身點作為點綴,不多的空地也被停泊的車輛占據(jù)。于是,小區(qū)似乎只是上下班的通道,家的范圍似乎只限于自己的一方“蝸居”,鄰里多年不知其名、不相來往。
在城市最佳實踐區(qū),來自全球的范例正向我們靜靜呼吁:現(xiàn)代城市,請回歸對精神交流的關注。溫哥華案例,1986年世博會結束后,規(guī)劃者特意在原址上興建了三個大型公園,供市民休憩;巴塞羅那案例,摒棄了“樓越多越好”的觀念,而是“最優(yōu)先考慮人”,在有限空間里硬“擠”進足球場等大型體育設施,還專門修建了許多鄰里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