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內交通情況如何?
“一般而言,園區里的幾十萬游客,1/3在場館內,1/3在排隊,1/3在做其他事情。”陳小鴻介紹說,主辦方希望把參觀者每天的排隊時間控制在4小時以內,但要實現在高峰日恐怕還是有一定難度。
世博園區內的每個展館,日接待能力都在幾千人到幾萬人,而園區的平均日游客數可能會超過60萬,也許每個人都想進中國館,但它的接待能力畢竟只有四五萬人。陳小鴻說,這也是正常情況,如果一個展館的設計日接待能力是60萬,本身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因為不可能每天所有入園的游客都會進入這個展館。
按照相關規定,每名參觀者每天至多參觀中國館、主題館、世博中心、文化中心中的一個,而且必須事先預約。陳小鴻認為:“這當然會使參觀更有序。”
據她介紹,世博園區內也有一些展館其實無需排隊即可參觀,而在需要排隊時間最長的可能會超過3小時。
除了城市最佳實踐區的丹麥館提供體驗之外,其他區域也并不提供自行車,因而步行可能是世博園區內非常重要的交通方式。除此之外,有電車沿浦明路橫跨浦東園區,還有多條通過西藏路隧道越江的電車。園區內過江的另一種方式是客渡船,采取定時發船的辦法。“其實這方面游客非常理想,看到乘船的人多了,有些人就會放棄這種方法。而如果外地游客很想體驗一下泛舟浦江的感覺,他們也就不會計較多排幾分鐘的隊了。”
陳小鴻特別表示,面對各種緊急情況,有關方面都已經制定了詳細的預案。“比如展館內突然停電了,各種應急照明設施立即會亮起。這種情況下,千萬不用緊張,沿著指示標志,跟著人流,就可以順利地走出展館,不用太過擔心。”
貼士
關注權威交通信息
陳小鴻教授提示說,參觀世博前要多關注官方發布的信息,前一天的入園人數、人流密度、熱門場館等各種情況都會公布,而且不僅有每一天的信息,還會有每周、每月的信息匯總,這都是參觀者的重要參考。
比如說,世博園區的8個入口,每一個的人流都不一樣,排隊時間也不一樣。如果游客是在世博開幕后一個月去參觀世博,那么這方面的信息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查閱一下數據,就能最大限度上減少排隊時間。
她對世博游客們建言:“參觀前應該做一點功課——看看網上世博會,不斷地獲取各種信息,指定一個參觀計劃,會讓游覽更有效率。同時,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變,沒有必要說自己非要去看一個館,排隊排上三四個小時,這樣的參觀效率也很低。其實,在這計劃與應變之中,就會產生許多參觀世博的樂趣。”
出行要更文明
半年的世博會期間,絕大部分上海人每天還是在繼續著自己常態的生活工作,世博會對我們的正常生活影響會有多大呢?
陳小鴻認為,影響是必然存在的,但上海的交通體系不會因為世博而癱瘓。“也許會比平時擠一點,堵一點,但還是會在可承受的范圍之內。就像世博前的道路建設,雖然帶來了一時的不便,但大家也還是克服了。上海人就是世博的主人,家里請客,主人忙上一段時間,恐怕也是難免的。”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上海世博會期間應該不會像北京奧運會那樣實行單雙號限行。但有關方面也制定了包括單雙號限行在內的諸多預案,陳小鴻告訴記者:“如果在極端高峰日實施一些類似的限定也不必太過緊張,畢竟以往的重要節日,也會實施一定的交通管制。”
她同時指出,上海的交通效率相對還比較低,這也和平時守秩序的程度不夠有一定的關系。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只有秩序更井然,城市交通才會更通暢。
交通問題,其實最終還是歸結到人。就像陳小鴻所說的,“世博的許多交通問題不是靠技術可以解決的,最終還是要靠人,靠我們的志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