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一、 公司基本情況
(一)基本情況
海爾集團于1984年創立于青島。2009年,海爾集團全球營業額實現1243億元(182億美元),品牌價值812億元,自2002年以來連續8年蟬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榜首。海爾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援建了129所希望小學,制作了212集兒童科教動畫片《海爾兄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全球唯一白色家電贊助商。
海爾集團是全球領先的整套家電解決方案提供商和虛實融合通路商。海爾自創立以來,堅持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創新體系驅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從一家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家用電器制造商之一。2011年,海爾集團全球營業額1509億元,在全球17個國家擁有8萬多名員工,海爾的用戶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二)發展歷程
海爾的發展戰略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名牌戰略發展階段(1984—1991):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正值改革開放初期,很多企業引進國外先進的電冰箱技術和設備,包括海爾。那時,家電供不應求,很多企業努力上規模,只注重產量而不注重質量。海爾沒有盲目上產量,而是嚴抓質量,實施全面質量管理,提出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當家電市場供大于求時,海爾憑借差異化的質量贏得競爭優勢。這一階段,海爾專心致志做冰箱,在管理、技術、人才、資金、企業文化方面有了可以移植的模式。
多元化戰略階段(1992年—1998年)
從一個產品向多個產品發展( 1984 年只有冰箱, 1998 年時已有幾十種產品),從白色家電進入黑色家電(白色家電指可以替代人們進行家務勞動的產品包括洗衣機、冰箱等,或者是為人們提供更高生活環境質量的產品,像空調、電暖器;黑色家電是指可提供娛樂的產品,如DVD播放機、彩電、音響、游戲機、攝像機、照相機、電視游戲機、家庭影院、電話、電話應答機等)領域,以“吃休克魚(一些企業處于一種占有資源但是效益低下的不死不活的狀態,有活力的企業對其兼并,這種方式叫做吃休克魚。)”的方式進行資本運營,以無形資產盤活有形資產,在最短的時間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規模做大,把企業做強。
國際化戰略階段(1998年—2005年)
產品批量銷往全球主要經濟區域市場,有自己的海外經銷商網絡與售后服務網絡, Haier 品牌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譽度與美譽度。
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2005年—今)
海爾在當地的國家創造自己的品牌,海爾品牌在世界范圍的美譽度大幅提升。國際化戰略和全球化品牌戰略有很多類似,但是又有本質的不同:國際化戰略是以中國為基地向全世界輻射,但是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是在當地的國家形成自己的品牌。國際化戰略階段主要是出口,但現在是本土化創造自己的品牌。
海爾管理模式也從日清管理法、OEC管理模式、市場鏈管理發展到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人單合一雙贏模式的實施進一步提升了海爾對互聯網時代用戶需求的響應速度和盈利能力,2007年至2011年,海爾利潤復合增長率為38%,是收入增幅的2倍多,現金周轉天數(CCC)為負的10天。人單合一雙贏模式的互聯網特征使其具備了跨文化融合的能力,在海爾并購三洋白電業務后成立的海爾亞洲國際,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得到了日本本土員工和管理團隊的認可,并吸引當地一流人才紛紛加盟。海爾正在通過人單合一雙贏模式創新,成為互聯網時代領先的全球化品牌。
目前,海爾在美國、歐洲、南亞、中東、亞太、非洲等全國各地都建立了自己的市場,并以其優異的質量和良好的服務為世界提供了一個了解中國的平臺。
(三)主要業務
作為全球第一大白色家電集團,為了實現對全球消費者的承諾,海爾最主要的業務集中在白色家電上,如冰箱、空調、洗衣機、熱水器、彩電、廚電產品等白色家電產品,隨著業務的不斷擴展,海爾的業務也逐漸延伸到了電腦和手機數碼等領域。此外海爾還涉足家用電器及電子產品技術咨詢服務、醫藥和物流等業務。下圖為海爾產品結構圖,其中分為主營收入和利潤兩項情況的分布:
圖1 海爾產品結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