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明星作為委員或代表,他們的提案或議案,甚至分組發言等,受到關注也很正常,但追捧得過分,就難脫娛樂化嫌疑了。我以為把對明星的熱情分一點給來自基層的委員或代表,給他們多一些露臉和發聲的機會,意義和作用或許更大,因為他們的行囊里裝著實實在在的民生,他們的話語里融匯著成千上萬選民的心聲。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即日起在北京召開,屆時,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將肩負13億人民的重托,聚集首都,共商國是。3月的北京又將成為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筆者作為一介公民,一向關注全國“兩會”,堪稱“鐵桿粉絲”。本人既喜歡平面媒體的有關“兩會”的專題報道,更喜歡電子媒體關于“兩會”的即時新聞,同樣關注央視和地方臺對全國“兩會”的動態報道。比較而言,我覺得往年平面和電子媒體對“兩會”的報道更細致、周詳,直白地說,我們的電視新聞報道,給明星、各界知名人士和有較高領導職務的委員或代表的“鏡頭”太多,給來自基層的委員或代表“出鏡”的機會相對較少。
各界明星作為委員或代表,他們的提案或議案,甚至分組發言等,受到關注也很正常,但追捧得過分,就難脫娛樂化嫌疑了。我以為把對明星的熱情分一點給來自基層的委員或代表,給他們多一些露臉和發聲的機會,意義和作用或許更大,因為他們的行囊里裝著實實在在的民生,他們的話語里融匯著成千上萬選民的心聲。
和記者追星有一比的是,我們的電視報道則把鏡頭偏向于委員和代表中的知名人士或職位較高的黨政首長,與央視類同的是地方電視臺在做全國“兩會”動態報道時,也把太多的鏡頭留給了委員或代表中的地方黨政主要領導和地方知名人士。
我并不反對把鏡頭對著主要黨政首長和各界別知名人士,他們有行政經驗和專業知識優勢,站得高、看得遠。但我認為多分一些鏡頭給來自基層的委員或代表,更能激發他們參政議政的積極性,更能激發他們背后的選民關注國家大事、積極建言獻策的熱情,更何況基層委員和代表平時“出鏡”的機會很少、很少。
或許,有很多精彩感人的鏡頭或畫面因為電視新聞報道的時間限制,不能悉數播出。但我堅信在越來越開放、越來越透明的全國“兩會”中,在有限的報道時間內盡可能多地給來自基層的委員和代表一些“出鏡”機會,并非不可能。真誠期待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能有更多的基層委員和代表脫“鏡”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