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搶占產業鏈“至高點”
目標:高端制造業
多位專家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金融危機過后,外貿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難以回到危機前的水平,中國需要培育更具競爭力的產業來應對歐美需求下降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總體來看,中國的產業仍處在國際產業鏈的低端,如果不能把握趨勢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勢必在新一輪競爭中拉大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中國工程院院士、社科院學部委員李京文表示。
“中國是鋼鐵制造大國,但中國很多船用制造鋼板還要從日韓等國進口,中國雖然生產了世界上數量最大的紡織品,但中國的紡織品幾乎沒有叫得響的國際品牌。”一位研究中國制造業多年的教授對記者感慨。
有專家透露,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將被明確為“十二五”規劃編制的重點之一,相關產業的發展方向、戰略重點和重大舉措也將隨之確定。其中,高端制造業可能成為重中之重。“十二五”規劃核心是搶占高端制造業制高點,將“中國制造”變為“中國創造”。
培育新經濟“增長極”
目標:戰略性新興產業
金融危機以后,各國都試圖尋找能拉動經濟增長的產業,美國把目光集中在智能電網的發展上,而歐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發展綠色產業上,在中國,新能源、智能電網、綠色經濟、物聯網都將有望成為未來五年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近來,中央高層領導密集赴地方調研,在多個場合均強調要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使之盡快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地方參與熱情高漲,均表示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寫入到地方的“十二五”規劃中。
據記者了解,目前上海“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到2015年,上海要成為中國綜合實力領先、在若干領域躋身世界前列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廣東更是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作為“頭號工程”,“十二五”期間安排了百億元的財政資金,重點支持引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在所有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中,軟件和物聯網產業會在未來保持快速增長。新能源方面,據目前透露的消息顯示,整個“十二五”電力行業規劃中,火電將大舉讓路,裝機量退居70%以下,清潔能源裝機將超過30%。風能產業、光伏太陽能產業、核電等有望成為最具潛力的投資方向。
收入調整時機已至
目標:收入增長
高盛/高華日前最新發布的報告認為,中國政府可能傾向于在“十二五”期間通過推出工資集體協商制并定期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來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
作為中國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堅定倡導者,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未來的經濟發展中,政府需要通過推進財稅體制和政府管理體制的改革,來解決這些問題導致的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的狀況。
王小魯建議,一是盡快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爭取把全體居民基本納入到社會保障的覆蓋范圍;二是糾正收入不合理的高收入問題。通過健全制度,杜絕腐敗、公共資金流失、灰色收入、壟斷行業過高收入等不合理的現象。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黔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近年來的人口結構趨勢也為政府調整居民收入分配創造了有利條件。隨著勞工供應整體增長趨緩,勞工市場正在逐步接近“劉易斯拐點”(即達到農業不再向工業傳送剩余勞動力的經濟發展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勞動總體收入增長應會趕上甚至超過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而分配至家庭的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將會提高,這將十分有利于調整增長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