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壽光:
非常感謝景源教授非常深刻的講話,有些觀點我們也是非常贊成的,文化走出去,我們應該往這個方向努力。下面有請清華大學教授萬俊人發言。
2014-04-17 10:41:18
萬俊人:
各位上午好,非常榮幸有機會參加文化建設藍皮書的發布會,我和湖北大學的淵源關系,和江暢教授的私人友誼,所以我對發布會格外感受和期待,我想表達幾個意思:文化建設藍皮書它的形成和出版形式來之不易,它的過程我多少了解一些。我想現在的文化問題當然是非常重要的,剛才各位發言已經說到了。我想說一個背景,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歐洲學院的發言提到了幾個時間概念,這幾個時間概念非常有意思,一個是中華文化5000年,一個是近代170年,一個是歷史文化百年,改革開放30多年,談到這幾個時間的結點是想大家認識中國。我們可以想到從文化角度體會這幾個時間節點的意味更深長、更深刻。五千年的文化是人類歷史上四大文明古國唯一能夠延年不絕的基本原因,為什么其他的文明古國都沒有了,我們還連續不斷的,大概所有的解釋只有一點。
我們的民族、我們國家的文明不會滅亡是因為有文化,是一種看不見的。近代170年是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史上唯一留下一段比較痛苦的,落后于人類文明進步的平均水平,正是由于這一時期的痛苦帶來了五四文化。五四有各種評價,我自己也有自己的看法。五四的激進意義大家都知道,我們應該對它有一些批判性的反思,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五四文化運動所隱含的文化激動,比如消極的文化激進主義,但是最極端的時候連一些文化保守派都瞧不起中國文化,這樣的例子在文化發展史上是極其罕見的。
前不久我說近代百年國人有文化的自信心不足,說得嚴重一點是文化自虐,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文化。到今天我們發現,我們缺少的恰恰是這個東西。所以在這個背景下看,當代中國的文化建設的緊迫不僅僅是意識形態重建的問題,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構建問題,更是這個民族文化自信的重新確立問題。在這樣一個意義下,任何文化建設就會顯示它不同尋常的價值。我和江暢教授私下聊過,重提文化,并且政府主導,強調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期,很多人都在做文化,電視上、各個角度都可以看到,我們學者做文化的唯一方式就是把文化作為一項事業,人到中年,這項事業有特殊的意義,因此回到我要談的第一個問題,為什么文化建設藍皮書能夠在湖北大學這個地方高校產生,我想有兩個原因:第一,湖北是文化的腹地,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發源地,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資源。湖北屬于中國腹地,既不是東南沿海也不是西部欠發達,某種意義上有很獨特的地方,就是西化得從來都不是像東南沿海那么快。發現近代很多比較文氣的政治家和社會活動家都產生于東南部,這是很有講究的。
2014-04-17 10:41:33
萬俊人:
以江暢教授為首的團隊,對江暢教授來說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成就這項事業是對他一項重大放棄的補償。因為之前江暢教授作為司局級干部掌管湖北的考試院,他放棄了這樣一個職位,回到了自己的母校湖北大學,并且走進了高等人文研究院,這個院一建起來就做了這樣一件大事,這很不容易,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有這樣的成就,這與學術領導人個人的努力和能力是密切相關的,這是無庸諱言的。在這個意義上,我非常欽佩他,祝賀他,也力所能及地給他提供一些支持。
文化建設藍皮書的一些內容我有些了解,它的立意非常高遠,而且有它的特點,立足于建設,是用一種積極的姿態來關注和思考中國當代文化,這是很重要的。我剛才說了近代百年來,我們國人,包括很多學者,甚至是大部分學者,實際是一種消極的姿態來看待文化問題,因為看文化必須看傳統,因為文化不可能截取某一個截面,文化必須是連續的、傳統的,現代整個中國人深受西方現代性的影響,有這樣一種心態,總是用進步、發展這樣一些觀念來衡量,帶來的是文化總是有待批判。近代以來,我們國家的文化歷經一百年甚至更長時間,一百多年倒灌的時期,我們的文化從文化自信心到文化本身的生產和發展都處在低勢,因此西方的都進來,這是我們民族歷史上沒有過的。這是我們的文化對周邊國家都是有影響的,近則東南亞,遠則歐洲,近代化其中一個重要來源就是中國,古代人文、古代哲學,包括周易,今天還有人知道那時候的重要來源之一就是《周易》。
2014-04-17 10:42:27
萬俊人:
我們處于倒灌的被動地位,讓人家灌,從來沒有輸出,建設的姿態是我們恢復文化自信的第一步,沒有這個我們根本談不上文化自信,這不是我說的,文化自信是習總書記說的,是在文件中三個自信以外談到的又一個自信。論文化,不僅是姿態,更重要的是著眼于當代,這個很不容易。談文化我們要用兩只眼睛,一只往回看,向祖先學習,那里有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和智慧。另外一只眼看,我們置身的社會和國家,文化建設報告的姿態是積極的,而且聚焦點是當代。這個非常好,把傳統文化和當代文化怎么結合起來。
習總書記最近強調,既要把過去的弄清楚,要知道我們從哪兒來,也要把現在的搞清楚,才知道我們將來會怎么樣,不忘本來才知道未來。在某種意義上說,當代人思考當代文化實際有一定的難度,有時候容易被某些經驗的東西所束縛,這需要智慧。這次藍皮書不僅有中國文化發展報告,還有三個不同的論壇,一個是地方性論壇,湖北文化發展論壇,我剛才說了,它有足夠的資格構筑自己的文化論壇。還有中國文化論壇,還有世界文化論壇,所以從地方到國家,到世界,它的視野是流動的、開放的,這個非常好。我尤其強調的是地方論壇,地方文化論壇實際上是地方文化發展事業的基點,不僅僅是學校、學者和學術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地方的視野問題,如果做得好可能成為有典型意義的地方的支持。大家知道人文社會知識首先都是地方的,做好了成為全國的知道,甚至成為全世界都有用的知識。真正的創造、真正的實力在這個地方。我最近受中宣部委托到廣東中山市考察,他們的全民瘦身做得很好,而東莞經濟發展以及整個社會的發展都不太不景氣。我碰到一位廣東省的領導,他說如果這樣發展寧可不發展,因為它帶來的后果甚至比不發展還嚴重。比如尚北地區,整個城市造冰毒,水都沒法喝了,長期吸毒,骨頭都軟了,這樣的國民以后干什么?錢是多了,但人沒有骨頭,沒有精神,沒有潔凈的生存空間和環境,像東莞的發展模式,那有什么樣的意義?簡而言之,如果中國的發展是那樣一種模式,那是多么的可悲?這些年我在不同的地方反復強調,中國文化面臨的最大敵人,或者中國社會發展面臨的最大敵人就是一定要警惕中國社會的發展文化,所以講文化,做文化,根本的問題就是要治我們的骨頭,治我們的心計。
2014-04-17 10: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