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尊敬的曾培炎理事長、各位來賓,很高興在年會上向大家介紹當前外貿形勢和我國外貿工作的初步考慮。
一、外貿形勢
2011年,我國外貿實現平穩較快增長,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地位,全年外貿總額3.64萬億美元,增長22.5%,創歷史新高。其中,出口1.9萬億美元,增長20.3%,進口1.74萬億美元,增長24.9%,順差1551億美元,同比減少14.5%。但近幾個月以來,我國外貿增長勢頭明顯放緩,去年12月,出口和進口的增速分別為13.4%和11.8%,比去年1月份回落了24.2和39.8個百分點。據去年秋季廣交會統計,我國對歐盟、美國的出口實際成交額比上一屆分別下降19%和24%,預計今后一段時期,外貿面臨的困難將增大。
2012年,特別是上半年,出口形勢將比較嚴峻。從國際看,一是外需低迷。美國主權債務負擔沉重,12月末,國債余額已超過當年GDP,消費需求偏弱,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由邊緣國家向核心國家擴散,昨天美國標普公司宣布,將法國、意大利等七個國家歐洲的主權債評級降級,金融市場持續動蕩,經濟增長停滯,并有可能衰退。歐美的失業率居高不下,社會矛盾激化,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增勢放緩,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大,近期有國際機構預測,2012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從2011年的3.8%,降為3.4%。其中,美日分別增長2%,歐元區僅增長0.2%。世界貿易將從2011年增長5.6%,降為3.6%,并且有可能為零增長。在這種困難狀況下,將使各國在商品輸出領域的競爭更為激烈,特別是在勞動密集型行業,我國面臨著發展中國家要素成本低的挑戰。
2012-01-14 10:29:18
二是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一些針對我國的出口產品反傾銷、反補貼案件明顯增多。去年,我國出口產品遭遇貿易救濟調查67起,其中發達國家26起,發展中國家41起,美國對我國發起337調查16起,值得注意的是新貿易壁壘作為發達國家限制新興市場國家的出口的重要手段,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更加突出。新貿易壁壘涵蓋技術標準,環境法規,知識產權和勞工標準等多個方面,影響程度深,規避難度大,對我國傳統優勢出口產業的發展形成較大威脅。
從國內看,一是匯率壓力。2010年6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累計升值超過7.5%,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仍將升值,同時韓國、印度、俄羅斯、巴西等國貨幣對美元競相貶值,這就削弱了我國商品的出口價格競爭優勢,也增加了國際貿易的匯率風險。二是融資難、貸款貴。特別中小企業,作為出口的主力軍,面臨資金壓力更大,商業銀行因為確保擔保和抵押不敢放款,一些能取得貸款的中小企業貸款利率在基準的利率上上浮30%-50%,再加上擔保費、中介費和保存金繳存等,貸款費率在12%以上,不少企業通過地下錢莊等渠道融資,利息就更高。三是能源原材料、勞動力、社會保障、土地、環保等成本上升,使一些企業出現虧損,甚至關停倒閉。我國重要能源原材料的進口依存度進一步提高,受國際市場價格波影響加大,去年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價格在高位振蕩,中國全年鐵礦砂和原油進口的均價分別同比上漲了27%和35%,而中東的地緣政治風險,特別是美國與伊朗的矛盾加劇,更使今年的原油價格及供應的不確定性明顯增加。
2012-01-14 10:33:28
二、今年外貿工作的初步考慮
外貿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惠民生等目標的實現。胡錦濤總書記在去年12月11日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十周年高層論壇上指出,中國將進一步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我們將堅持進口與出口并重,把擴大進口和穩定出口結合起來,把積極擴大進口作為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根據面臨的嚴峻形勢,今年初步確定的外貿預期目標為增長10%左右,為實現外貿的速度、質量和效益協調發展,要重點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穩定和完善外貿政策,要完善出口退稅政策和機制,要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增加外貿融資,特別對是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要健全出口信用風險保障機制,提高出口信用保險的覆蓋面和服務水平。在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同時,加快金融產品開發,引導外貿企業積極采取措施,規避匯率風險,要加強和改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工作,增加出口貿易的人民幣結算。要繼續實施和完善海關、質檢、稅務、外匯等部門,在2009年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出臺的、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各項貿易便利化措施。
二是積極擴大進口。降低部分能源、原材料、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及部分生活用品的進口暫定關稅,健全大宗商品協調機制,增加進口,完善進口貼息、進口信貸、進口便利化等政策措施,為企業擴大進口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2012-01-14 10:36:01
三是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深入實施科技興貿,以質取勝和市場多元化戰略,穩定勞動密集型產品和機電產品出口,支持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產品出口,繼續嚴格控制“兩高一資”產品出口,著力提升出口產品的質量、檔次、附加值和競爭力。在繼續發展和鞏固傳統比較優勢的同時,加大對營銷網絡、研發設計等支持力度,努力培育新的自主優勢。
四是進一步加強海外投資、工程承包與外貿的互動。加快企業“走出去”的步伐,鼓勵各種所有制企業抓住機遇,采取多種形式到境外投資,同時加大政府和中介機構對企業開展對外投資承包工程的支持力度,通過建立海外的生產基地和營銷網絡,既擴大國內的設備和產品出口,也增加國內緊缺的礦能資源產品進口。
五是推進貿易自由化,加大貿易摩擦的應對力度。在困難的時候,更要旗幟鮮明的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在繼續推動WTO、多哈回合談判的同時,要更有效的實施中國-東盟、中國-智利、中國-新西蘭等自貿協定,努力推動中國與海合會、瑞士、澳大利亞等自貿協定的談判,創造條件啟動中韓等自貿協定談判,要健全貿易摩擦和預警機制,適時公開發布有關風險提示,對貿易糾紛要做到早發現、早交涉、早化解,并制定差異化的應對策略,從政府、商會、企業等多個層面加大對外應訴力度,重點做好美歐等貿易摩擦應對和WTO爭端解決工作,利用世貿規則和法律法規保護國內產業。
2012-01-14 10:38:27
全球經濟復蘇將是曲折緩慢的過程,我國外貿發展也面臨不少挑戰,但我國經濟發展具有較好的基礎,外貿的綜合競爭力仍然較強,通過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努力推動外貿發展方式的轉變,充分發揮、調動企業積極性,就一定能實現今年中國外貿的穩中有進。
謝謝大家!
2012-01-14 10:42:30
謝謝曉強主任的精彩演講。確實,2012年是我國外貿形勢最難以預測、最困難、最嚴峻的一年,他對下一步的經貿工作提出了五個方面的建議,讓我們受益匪淺,讓我們再一次以熱烈的掌聲送給曉強主任。
接下來演講嘉賓是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先生。大家知道,作為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農工建,中國銀行是最早和最廣泛開拓中國海外業務的銀行,中國銀行也是我國唯一入選為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李行長作為一個重要金融機構的掌門人,對全球經濟在經濟危機下如何發展、如何判斷,以及宏觀經濟的解讀,對我們有一定的幫助,特別是我,作為中國國際交流中心的秘書長,也特別感謝李行長,他對本屆經濟年會十分重視和關心,并給予了大力支持,我們非常感謝。
下面有請李行長。
2012-01-14 10:43:19
尊敬的曾培炎理事長、各位嘉賓,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年會,在這里我想以迎接挑戰,創新發展為題目,就新形勢下中國的銀行業如何迎接全球化的挑戰,提高全球服務能力,談三點看法。
第一點,中國經濟更高程度的全球化。全球化的課題常常被提起,中國經濟更高程度的全球化,我想歸納為四句話:融入全球化、依賴全球化、市場全球化、風險全球化。
融入全球化。目前,中國走出去的企業超過1.3萬家,到中國來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超過480家,這里也包括中國自己的企業,在華外資企業近3萬家,2011年中國出國的留學生達到35萬人,在中國的留學生超過了23萬人,中國內地2011年中國進出口的商品貿易總額達到3.6萬億美元,相當于GDP的51%。2010年中國的出口總額和進口總額占世界貨物進口和出口的比重分別達到9.1%和10.1%,連續兩年成為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出口大國和第二進口大國,中國的對外投資2010年達到了688億美元,4年增長了2倍,目前在全球排名第5位。
依賴全球化。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國內各類資源的約束越來越突出,中國主要的能源原材料的對外依存度持續上升,目前超過60%的鐵礦石、超過50%的石油是需要進口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木材、大豆的進口國,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也是最大的稀土、服裝、照明電器的出口國。所以統籌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這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
2012-01-14 10:47:07
融入全球化和依賴全球化,則意味著市場全球化。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鋼鐵、船舶、汽車、手機的生產國,第二大能源和塑料的生產國,最大的電腦和電動市場。2011年,已經有69家中國內地的企業進入世界500強,其中3家已經名列前10名,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剛剛兩年半時間,金額就已經達到2.6萬億元,占同期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1%。普華永道PwC剛剛公布的一個數字,2011年中國內地企業海外并購的數量達到207宗,金額達到429億美元,創造了新的紀錄,歐美占了一半,而且海外并購的領域,除了我們過去特別關注的能源、資源領域以外,已經在向消費品、工業品領域轉移,所以市場的全球化也將會為中國的金融業創造為越來越多的機遇。
2012-01-14 10:50:44
融入全球化和依賴全球化更意味著風險的全球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的經濟可以風景獨好,但難以獨善其身。目前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不減反增,歐債的危機仍然沒有解除,歐洲國家的經濟增長停滯,美國實體經濟略見復蘇,但仍然疲軟,新興經濟體面臨經濟放緩和通貨膨脹雙重壓力,直接導致我國的外需減少。而且,國家和國家之間貿易壁壘還在升級,出口的成本上升。在這種情況下,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我國的一些企業出現了經營困難,近年來,能源和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在波動中持續上漲,發達國家核心通脹指標上揚,對中國的物價水平形成直接壓力。國際金融市場的動蕩加劇,貨幣戰爭硝煙再起,各國股市振蕩下挫,全球流動性由寬松轉向緊張,中國銀行業面臨著信任風險和市場風險持續上升。
2012-01-14 10:52:11
我要說的第二點,是大銀行的國際比較。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銀行業面臨著走出國門的挑戰,目前國內5家大型商業銀行涉及的境外機構有1259家,8年內翻一番,覆蓋的國家和地區已經超過了40個,中國銀行業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但是我們和國際先進同業相比,仍然有不小差距。我們先從三個層次來做分析:
一是從規模來看,中國的銀行業已經處在全球靠前。3家中資銀行名列全球前10名,有101家中資銀行入選全球1000家大銀行,占10%。中國銀行業比例能力在全球銀行當中遙遙領先,過去的三年,中國銀行業凈利潤增加95%以上,占全球銀行業凈利潤的1/5,按照稅前利潤排名,有3家中資銀行名列全球的前5位。
二是從國際化的程度來看,中國銀行業接近墊后。除了我們銀行,大概我們的海外業務所占比重超過22%,除了中國銀行以外,其他大型商業銀行海外機構資本金的比重不超過總資本金3%,資產比重不超過8%,凈利潤比重不超過5%。中國銀行是我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銀行,也只是在香港、澳門、臺灣和32個國家地區設了分支機構,但是,我們在中東、南亞、北歐等地區經營性分支機構布局仍然是空白,在北美、南美、東南亞地區市場潛力有待進一步發展。
三是從經營管理能力來看,中國銀行業已經有明顯的進步,但是仍然有明顯的差距。國內大型銀行基本建立了現代公司的治理機制,持續提升了風險管理能力,成功抵御了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有力的支持了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但是我們和國際上一流的商業銀行對比,收入結構仍然不均衡。比如收入主要還是依賴逆差收入,大部分銀行逆差收入所占比重達到70%以上,我們在精細化管理、特色化發展、全球化服務等方面,仍然還不完善,比較薄弱,需要建設跨領域、高水平的風險管理能力。
所以,我就想說第三點,要通過創新發展來建設全球的金融服務能力。
2012-01-14 10: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