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從“固定靶”到“移動靶”
“嫦娥二號”衛星將直接“奔月”,由運載火箭直接送入近地點200公里、遠地點約38萬公里的地月轉移軌道,大大縮短了衛星奔月的時間,減少了衛星燃料的消耗。
“如果拿打靶作比方,以往的軌道是打固定靶,而發射‘嫦娥二號’則是打移動靶。因為月球和地球的相鄰位置是不斷發生變化的,所以,將‘嫦娥二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意味著要在一個確定的時間、確定的位置把衛星送入到一條確定的軌道。這對運載火箭的速度和推進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火箭的入軌精度和入軌速度提出了嚴苛的要求。”李洪告訴本刊記者,此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地月轉移軌道有效載荷,將驗證探月工程發射的關鍵技術,其發射成功將進一步擴展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的適應能力。
相對于“嫦娥一號”衛星,“嫦娥二號”衛星增加了技術試驗分系統,重量增加了130多公斤,總重量達到2.48噸。同時,專家們考慮到地月轉移軌道需要推力更大的火箭把衛星奔月的初速度提升到近11公里/秒。而有著兩個助推器的長三丙火箭的運載能力為3.8噸,恰好介于長三甲的2.6噸和長三乙的5.5噸之間,正好可以滿足軌道和推力的要求。
李洪介紹說,為了滿足發射“嫦娥二號”任務的地月轉移軌道、準時發射、多窗口、高可靠等需求,運載火箭對整流罩、控制系統箭上軟件、常規和低溫發動機、利用系統傳感器以及地面發射支持系統等方面進行了改進,對遙測參數、延時存儲器和利用控制機配套數量等進行了調整。
“其中,最為關鍵的兩項技術研究,是地月轉移軌道發射技術及多窗口發射技術。”李洪告訴本刊記者,為了進一步確保準時發射的可靠性,長三甲系列型號還確定了9項可靠性增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