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新的發射方式使探月工程后續發展和深空探測具有了一種“全新”的能力
日照下的川西南城市西昌,明凈溫暖。長征三號丙火箭(以下簡稱長三丙火箭)整裝待命,等待著將“嫦娥二號”衛星送入太空,再次開啟中國的探月之旅。
在北京,從天安門起步,沿中軸線往南十多公里,即可達到研制長三丙火箭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的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8月29日,長三丙火箭發射試驗隊正是從這里出征前往西昌衛星發射基地。
本刊記者走進研究院內的中華航天博物館,這是目前中國航天技術最大的展示窗口。這里陳列、“運行”著我國各種型號的衛星實體和模型,在主展示廳里“長征一號”、“長征二號”、“長征三號”火箭并排矗立,長達40多米的“長征四號”運載火箭則似一條巨龍靜臥在旁。
“此次承擔‘嫦娥二號’發射任務的長三丙火箭,是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中的一員,屬于大型低溫液體運載火箭。”在“嫦娥二號”奔月前夕,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李洪接受《瞭望》新聞周刊采訪時介紹說,與其他運載火箭相比,長三丙火箭雖沒有身經百戰的經歷,但作為長三甲系列火箭中的一個構型,在充分繼承長三甲、長三乙運載火箭的成熟技術上,長三丙火箭具有技術性能先進、高可靠性、運載能力適中、適應能力強等特點,這使其成為了執行“嫦娥二號”發射的首選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