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概述
該課題是“淮河流域水質改善與水生態修復技術研究與綜合示范”項目下設課題之一。課題基于提高流域生態系統用水保證度、提升流域水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和人工系統保障能力的需求,針對淮河多閘壩群,重點閘壩調控能力、水位、下泄流量、水量平衡、水質保護目標、水生態修復的約束等問題,研發暴雨洪水預報與水質-水量-水生態分布式模型耦合技術、水生態需水保障關鍵指標及閘壩可調性識別技術、水質-水量-水生態多維調控,構建多閘壩運行下汛期(防洪防污調度)-非汛期(水生態調度)全過程“水質-水量-水生態”演變和預警預報的流域水系統模型,建成以“改善水質、保護水生態”為目標的信息化管理平臺,降低大型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發生的概率,為淮河流域重要水域水生態調度提供支撐。
二、指南內容
1、研究目標
基于“十一五”以防止淮河污染團事件為主的閘壩調度,擴展到以水生態調度為核心、綜合考慮防洪防污目標的汛期-非汛期全過程聯合調度,研發多閘壩河流水質-水量-水生態聯合調度關鍵技術,構建多閘壩水質-水量-水生態聯合調度系統,建設服務于信息化管理的淮河流域水質-水量-水生態聯合調度平臺,并開展應用示范,為淮河流域水生態修復提供技術支撐。
2、主要研究內容
(1)淮河流域典型水域(洪澤湖以上)水生態系統生態演變及其與水文過程關系研究
選擇淮河流域典型水域(洪澤湖以上)水域,設定水生生態監測站點,鑒別主要水域生態系統組成與生境,篩選反映河流健康的關鍵指示生物,揭示其生態演變規律,確定河流生態系統對閘壩群調控下水量水質變化的響應關系,建立閘壩群調控與河流水文、水質及水生態響應模型,提出閘壩對生態影響的評估指標體系和量化方法,研究確定一組與水相聯系的河流生態健康調控閾值。
(2)多閘壩水質-水量-水生態耦合模擬模型集成與拓展
以流域水循環為基礎,結合閘壩及河流斷面空間分布,吸納“十一五”及以前針對淮河流域研制的各種水文模型、水質模型、突發水污染事件全過程預警預報模型、河道洪水演進模型、水文-水動力-水量耦合模型,研制河湖水生態變化模擬模型,基于生態水文學理論,通過流域水系統多模型耦合、集成、拓展,最終形成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開放式淮河流域多閘壩水質-水量-水生態耦合模擬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