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國科發高〔2012〕75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黨委宣傳部、財政廳(局)、文化廳(局)、廣播影視局、新聞出版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黨委宣傳部(廣電局、出版局)、財政局,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落實《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部署,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文化發展的重要引擎作用,深入實施科技帶動戰略,推進文化科技創新,科技部會同中宣部、財政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組織編制了《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綱要》。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各地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科技部 中宣部 財政部
文化部 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
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綱要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落實《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部署,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文化發展的重要引擎作用,深入實施科技帶動戰略,加強文化科技創新,增強文化領域自主創新能力和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制定本綱要。
一、 形勢與機遇
當今世界,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競爭態勢已發生深刻變化,文化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國和地區競爭的重要力量。文化產業具有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等新經濟特征,已成為當今知識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發達國家重要的支柱性產業,在經濟增長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萍寂c文化融合態勢凸顯,主要由數字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掀起的高科技浪潮在改造提升傳統文化產業的同時,還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化形態和文化業態??萍家呀蝗跐B透到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消費的各個層面和關鍵環節,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支撐和重要引擎。文化產業國際化競爭趨勢日益明顯,發達國家憑借其優越的經濟和技術實力,形成了強大的文化傳播體系,其文化產品覆蓋全球,國際化競爭日趨激烈,由此也對發展中國家的本土民族文化和價值理念帶來沖擊。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傳統文化和豐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文化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加強,有力促進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然而,從全球文化競爭格局來看,我國文化科技發展仍相對滯后。一方面,文化領域的核心技術和高端系統裝備國產化不足、進口依賴度高,造成文化產品制作成本昂貴、文化服務效率低下,制約了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文化和科技融合不足,相關科研成果與文化領域實際需求結合不夠緊密,缺乏既通曉高科技又熟諳文化的復合型人才,難以創作出民族文化與高科技手段高度融合的文化精品,影響了中華文化自身的感染力、表現力和傳播力。
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科技發展正面臨重大的戰略機遇。首先,推進文化科技創新已成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任務之一。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要發揮文化和科技相互促進的作用,深入實施科技帶動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其次,我國文化科技發展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一是我國文化產業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人均GDP已超過4000美元,在物質生活基本滿足的條件下,文化消費將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巨大的人口資源為文化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也為支撐文化產業發展的文化科技創新提供了發揮作用的舞臺。二是我國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已有相當規模和水平,三網融合步伐加快,通過國家科技計劃的支持,我國在文化科技相關領域已經積累了一批技術成果,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國際知名企業不斷涌現,為我國文化科技全面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三是全球文化產業仍處于發展階段,相關體系與標準尚未健全,而文化技術體系具有系統性、集成性和應用性的特征。我國有可能在文化裝備制造業相對落后的情況下,通過系統集成創新和應用創新,促進文化領域技術和產業體系整體的跨越發展。四是文化產業具有鮮明的區域和民族特色,外來文化難以快速擴張,這一特點非常有利于推動我國文化科技和文化產業的自主發展,并借助我國豐富的文化資源和龐大的文化消費市場,通過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創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掌握中國文化發展的主導權,提升我國文化科技的國際競爭力。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對推進文化科技創新作出戰略部署,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積極把握我國新時期文化發展的良好契機,加強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全面提高文化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對我國文化發展和科技進步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 二、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
(一)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文化科技創新,加強文化和科技融合,探索建立文化和科技融合路徑,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創新能力,轉變文化產業發展方式,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更好更快發展,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 基本原則
—創新引領、促進融合。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文化科技創新必須始終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擺在突出位置,促進有利于文化和科技有機融合、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文化科技創新體系和機制的形成。
—市場牽引、應用驅動。文化科技創新要以需求為導向,應用為驅動,市場為牽引,結合文化科技發展的特點,注重對文化各重點領域重大科技需求的分析凝練,結合實際應用,開展技術創新,真正解決文化發展遇到的實際技術難點問題,實現科技創新與文化發展的有機融合。
—技術集成、模式創新。科技創新已滲透到文化領域的各個方面,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現代科技成果和技術積累,加強技術集成創新,提升文化領域的科技含量與技術水平,強化發展模式、服務模式、管理模式的創新,推進文化和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
—整合資源、統籌兼顧。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必須凝聚各相關領域的系統力量,發揮整體優勢,堅持開放合作,廣汲各方資源,創新組織方式,以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為主線,統籌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行政管理的科技進步,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