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的不是電影,是影史里程碑。”——自《阿凡達》上映以來,類似的評價不時可聽到。目前,《阿凡達》全球票房已經突破了22億美元。《阿凡達》票房奇跡的背后,蘊藏的強大科技也讓世人矚目。
你看的不是《阿凡達》,是未來
3D電影狂潮的開端
在《阿凡達》上映之前,我們曾切身體驗了《地心歷險記》、《閃電狗》、《冰川時代3》、《飛屋環游記》、《豚鼠特工隊》等一系列3D電影,它們的出現不僅讓觀眾耳目一新,也創造了可觀的票房。業內人士高呼:2009年是3D電影元年。現在看來,這些當時看起來新奇有趣的3D立體電影不過是《阿凡達》到來前的熱場而已,真正的3D電影狂潮才剛剛開始。
《阿凡達》在世界電影史上的意義堪比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和1977年的《星球大戰》。難怪有人說:“你喜歡《阿凡達》嗎?你最好喜歡,因為幾年后你只能看到這種片子了。”對中國觀眾而言,《阿凡達》幾乎一夜之間讓所有人都知道了3D電影,知道了IMAX巨幕。看到蜂擁而至的觀眾,喜笑顏開的不僅僅是影院經理,更是全世界電影人。
越來越多的電影將采用3D技術拍攝和制作。在2010年即將上映的電影中,就有《愛麗絲夢游仙境》、《怪物史瑞克4》、《玩具總動員3》、《電子爭霸戰2》等,還有70后、80后所熟悉的《丁丁歷險記》、《藍精靈》,就連吸金“魔力”強大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續集也將以3D版本發行。如此眾多的3D電影“霸占”銀幕,今年的影院注定不會冷清。
拍攝技術的革新
“《阿凡達》是有史以來最復雜的一次電影制作。”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說,“兩個半小時的電影有1600個鏡頭,而且與‘金剛’(《金剛》中的主人公)、‘咕嚕’(《指環王》中的角色)不同的是,我們要做的CG(計算機圖形Computer Graphics的縮寫)角色不是一個,而是幾百個。”
《阿凡達》中的畫面清晰度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因為采用高清數碼攝像機拍攝,經過對光線和質感的處理后,讓觀眾感覺到是在看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電腦產物。
其實,早在多年前,卡梅隆就與攝影師文斯·佩斯開始研究一套全新的影片拍攝系統。該系統使用兩臺索尼HDCF950 HD攝像機進行拍攝,目的是創造出具有立體實感的環境,這便是后來的3D虛擬影像攝影系統。在2003年兩人合作的電影《深淵幽靈》中,這項技術首次得到應用。隨后,卡梅隆還讓同行幫他測試這套技術,導演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在《非常小特務3D》和《立體小奇兵》中進行了嘗試,之后絕大部分的3D立體電影也是采用這種方法拍攝,如《麥莉·賽勒斯演唱會紀實》等。在過去幾年中,卡梅隆不斷對這項技術進行完善,使之呈現更強、更動感的立體效果,而同時又不會令觀眾頭暈。隨著技術的日漸成熟,最終被運用到《阿凡達》的拍攝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