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導致極端氣候事件頻繁,在應對氣候變暖同時也應做好應對極端“冷事件”的準備
記者:國外有專家提出,接下來20至30年,世界將經歷一個“微型冰河期”,氣候會變冷。您怎么看這樣的觀點?
丁一匯:影響氣候的因素有三大類:
第一類是溫室氣體排放產生的溫室效應;
第二類是太陽活動、火山爆發等自然的外強迫。
太陽活動最重要的是11年周期,太陽黑子多的時候,地球可能就暖一點;火山爆發噴發出大量的塵埃,最重要的是硫化物,能夠反射太陽光,使地球變冷;
第三類是氣候系統內部的變化。
氣候系統由大氣圈、海洋圈、生物圈、陸地圈、冰雪圈5個圈層組成,5個圈層自己都可以變,并且相互作用也可以變,弄清楚其內部變化是非常困難的。
世界將經歷一個“微型冰河期”,這是國外一位科學家提出的新見解,他是從海洋影響氣候的角度提出的觀點。
但是,氣候變化不僅決定于海洋,還會受到火山爆發、太陽活動、其他類型氣候系統內部變化的影響,對這幾個因素作出準確預測非常困難。
因此,我認為“微型冰河期”的觀點值得重視,但根據我們目前的研究,還難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記者:面對冷暖無常的氣候,我們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丁一匯:一個地方,如果平均溫度不變,但溫度變動幅度增加了,也是明顯的氣候變化。這個問題往往被大家忽略。人們比較注意氣候平均值的變動,其實這只是一個方面。大冷、大暖現象的出現,也應當引起我們的注意。
氣候變化導致極端氣候事件變得頻繁,其重現期縮短了。比如,一次寒潮以前可能是百年一遇的,氣候變化后,50年就可能出現一次。
我認為,變暖是一個大趨勢,我們應該做好準備,但同時還要做好應對極端“冷事件”的準備。
舉例來說,2008年南方雨雪冰凍災害就有一個教訓:以前氣候暖了20年,有些地方引進的樹種大部分抗御寒冷的能力不夠,一遇到嚴寒就凍死了,對林業生態系統影響很大。今后就要考慮引進有一定耐寒能力的樹種,這樣才能抗御變幅很大的氣候災害。(記者劉 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