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血統為榮
筆者猶記得,1997年10月16日傍晚,也即朱棣文成為新科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的第二天,斯坦福大學破例邀請朱棣文專門會晤華文媒體記者,凸顯了“華裔之光”的熱度與魅力。
瀟灑的朱棣文與他的女友珍·菲特爾、他的哥哥朱筑文(時任斯大醫學院教授)一起與華文媒體記者們度過了一段愉悅的時光。
朱棣文在開場白中的表述,既極具科學的嚴謹,又涵蓋坦誠的認同。他說:“用科學術語講,自己百分之百的基因是中國血統,自己很看重父母都是中國人、身為華裔科學家的身份與背景。”
朱棣文也坦言,自己不懂政治,但對海峽兩岸關系相當關注,希望大陸和臺灣都朝好的方向良性發展。
朱棣文1948年2月28日出生在美國的密蘇里州圣劉易斯,祖籍中國江蘇太倉(現在太倉創建了朱棣文小學),其父母朱汝瑾、李靜貞均為早期清華大學(西南聯大)畢業生,1940年代相繼留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新大陸共結連理。他們育有三子,都學有所成。朱棣文排行老二。1970年畢業于羅徹斯特大學,獲數學學士和物理學學士;1976年獲伯克利加州大學物理學博士。先后擔任伯克利加大做博士后研究、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貝爾實驗室研究員、貝爾實驗室量子電子學研究部主任、斯坦福大學物理學和應用物理教授、哈佛大學莫里斯洛伯講師、實驗天體物理聯合研究所特邀訪問學者、美國光學學會理事及法國學院訪問教授,并且先后成為美國物理學會理事、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朱棣文曾經多次不諱言他一生的一個大遺憾,就是沒有學好中文。他有些后悔少年時代對父母想送他上周末的中文學校很“反叛”,“現在回想起來,我希望那時父母能和我說中文(漢語),也希望當時我能上中文學校,或者進行類似的中文學習。”
成長于一個書香門第學術世家的朱棣文,畢竟耳濡目染了中西文化的精髓,他的內心深處既有西方人的率真、幽默、風趣,也不乏東方人的謙和、含蓄、儒雅。
朱棣文從1976年做博士后起整整奮斗了20年時間,最早研發出一套利用激光冷卻并捕捉原子的方法,猶如以噴水的方式使一個運轉中的小球靜止并且讓它懸浮在空中,把它看個夠。這項成就,可使科學家在前人所無法到達的領域內操控物質,同時也是對物理學理論的重大突破。據稱,朱棣文高中畢業時,父親本不贊成他選擇物理學,認為這位善于繪畫的兒子可以去學建筑,因為物理學界高手林立難以出頭,而且做實驗枯燥無味。
但朱棣文偏偏對物理學情有獨鐘,一旦選定目標就持之以恒忘我投入。他也因此感謝父母在學業上給了他們三兄弟很大的自由度。
早在1993年5月就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的朱棣文對自己的研究成就向來低調,甚至在父母面前也從不提起。他的母親說:“以前他每次得獎從不告訴我們,都是我的朋友看到報道后剪下報紙寄給我的?!?/p>
不過,他的父親卻似乎對老二的成就關注了解得多些。也就是在與華文媒體記者會晤的活動中,朱棣文透露說,自有了美國科學院院士的銜頭起,父親便多次在見面時追問他:“兒子,你什么時候會得諾貝爾獎?明年?后年?”殷切期盼之情溢于言表,也包涵了一位老科學家的敏感與厚望。曾幾何時,一位遺憾不懂中文的美籍華裔科學家跨越歷史的臺階,入主美國能源部。但他對自己血統的認同甚至自豪,使人們有理由相信,未來這位美國能源部長在始終以美國利益為重的前提下,與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合作交流也將是開放的,因為他的心胸本來就是開放的。
12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