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七 中國人首次漫步太空
神舟七號飛船發射圓滿成功 帶著夢想起飛[組圖]
新華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白瑞雪、孫彥新、張汨汨)作為中國第一次太空出艙活動,神七航天員將要進行的出艙行走包含了不少“高難動作”。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員選拔訓練研究室主任吳斌26日向記者介紹了這些在地面上很平常、在太空中卻難度很大的動作。
一是“穿衣”。完全穿好重量120公斤的艙外航天服,需要數個小時。飛船發射時,艙外航天服打包固定在軌道艙壁上,因此,航天員首先要啟封、組合,再把凈化器、氧瓶、電池、無線電遙測裝置等可更換部件裝上航天服。在“鉆”進服裝后,還要對服裝進行尺寸調整、氣密性檢查和全性能測試,一切正常,這才算“穿好”了艙外航天服。
在“穿衣”的過程中,2名航天員需要互相配合,一人操作時,另一人讀操作手冊并進行確認,以確保所有操作萬無一失。
艙外航天服啟封共分為21個操作單元,僅“解開艙外航天服包裝物”就包含了12個大步驟,每個步驟又分為10多個動作。
二是“開門”。要開啟飛船通往太空的軌道艙門需要10多個鐘頭,首先是解鎖,然后拉著艙門的手柄把門開到60度。等到艙內外壓力平衡,才能把艙門完全打開。碰上打不開的情況,還要用一個類似撬杠的工具把門“撬”開。出艙前,航天員還要給艙門罩上一個保護罩,以防止在出艙過程中發生剮蹭。
吳斌說,神六航天員對返回艙與軌道艙之間的門進行了開關操作。但他們是戴著舒適手套,穿著艙內航天服或艙內工作服來實施操作的,這些服裝對人的限制都很小。這一次,神七航天員穿著結構復雜、內有40千帕余壓的艙外航天服,又在失重手腳難找到發力點的情況下,每做一個動作都非常困難。
在失重模擬水槽中訓練時,神七航天員的開門時間從最初的5分鐘逐漸縮短到1分鐘。神七飛行是航天員第一次在真正的失重和真空環境中開啟飛船艙門,因此,開門時間沒有規定。
三是“行走”。在沒有重力的狀態下“行走”,通常被人們當作一件愜意的事。實際上,要按照規定的方向和路線行走,一點也不容易。
航天員身上有兩條安全系繩與母船相聯,太空活動進行每一步操作之前,都要先在軌道艙壁的把手上固定好安全系繩的掛鉤,一根固定好了,另一根才能改變位置。對于太空行走,掛鉤嚴格的交替換位,是最關鍵的一環,否則,航天員就可能脫離母船,成為“太空飛人”。
在失重環境中,航天員只能在安全系繩掛鉤的幫助下,通過手在飛船艙壁把手上位置的改變,來實現身體的移動。
吳斌說,出艙行走這件看上去“最浪漫的事”,其實是件最辛苦的事。神七航天員操作的難度和強度,遠遠大于神五、神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