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1月16日,德雷克等人利用全球最大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直徑達305米),將他們自行設計的圖像語言信息發往距地球24000光年的武仙座球狀星團M13,該星團約有100萬顆像太陽那樣的恒星。這份“電訊”由1679個二進制碼0和1組成,其內容包括化學分子的原子數量、地球人的體形、太陽系的構成。據悉,今年6月12日,英國科學家將利用歐洲非相干散射協會(EISCAT)設在挪威的射電望遠鏡,把著名零食生產商“多力多滋”的產品廣告用圖像語言的形式發送到圍繞大熊星座中47UMa恒星旋轉的一顆行星,該行星距離地球42.4光年。
不過,美國人類學家本·芬利和歷史學家杰瑞·本特利認為,當涉及到文化層面時,圖像語言就顯得無能為力;設想一下,我們如何能夠用簡單的二進制來表達“后現代”或“亞文化”這些命題呢?
音樂語言?
另一些科學家認為,音樂語言也可作為星際交流的共同語言。2001年3月,科學家利用烏克蘭葉夫帕托里亞天文臺的射電望遠鏡,將由捷爾緬電子琴高手演奏的經典音樂作品發往47Uma恒星。今年2月4日,美國宇航局通過西班牙馬德里的巨型天線,向距離地球431光年的北極星發送英國甲殼蟲樂隊的名曲《穿越宇宙》。
不過,用音樂語言與外星人交流的做法卻引發非議,一些科學家認為,地球人覺得悅耳動聽的音樂對外星人來說可能是刺耳難聽的噪音,從而激怒它們。英國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巴利·瓊斯就稱,這種做法有可能會使地球陷入遭受不友好外星人攻擊的危險之中。盡管用什么語言與外星人交流還存在著一些爭議,但至少,科學家們在一個問題上達成了共識,那就是,數學語言、圖像語言和音樂語言都是星際交流中最經濟的工具。(符曉昕 陳文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