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國氣象局預測減災司司長矯梅燕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此次雨雪天氣過程中,對長時效預測中,對災害性天氣的持續性和強度估計不足。國家氣象中心專家更表示,我國自己的數值天氣預報模式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還比較大,與國外差距超過10年。
“天氣預報是預測科學,不可能百分之百準確。這次氣象部門對大的雨雪天氣過程把握住了,但對大雪、暴雪的具體落區把握還不夠精細。”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端義宏表示,這是因為我國氣象災害監測探測的范圍、精度、時空分辨率還不足,難以根據當地氣象要素做出更為精細的預報。
端義宏分析,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國自己的數值天氣預報模式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還比較大。“我國系統開發自己的數值預報模式大約有七八年,但這個模式還不成熟,與國外差距超過10年。”據了解,目前我國天氣預報除了利用國內現有的數值預報模式結果外,還參考歐洲、日本、美國的數值預報結果,然而,發達國家不會把自己的數值預報產品全部拿出來共享。
專家解釋,每次預報都是一個復雜過程,預報員要通過方方面面的綜合分析才能給出結論。而這次天氣過程歷史罕見、錯綜復雜,是預報員從來沒有遇到過的,預報員只能根據大氣中低層溫度,利用經驗加以判斷。面對這種很少發生的小概率事件,預報員缺乏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