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科技日報》報道,由中科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教授郭光燦領導的課題小組,在國際上首次解決了量子密鑰分配過程的穩定性問題,經由實際通信光路實現了125公里單向量子密鑰分配。這是迄今為止國際公開報道的最長距離的實用光纖量子密碼系統。11月9日,郭光燦披露,國際光學權威雜志《光學通訊》已刊登了這一成果。
據了解,上個世紀90年代,著名數學家shor提出量子并行算法,并證明量子計算可以攻破目前廣泛使用的公鑰RSA體系。也就是說,一旦量子計算機橫空出世,現有全部密碼體系都將被攻破,這顯然對信息安全系統構成嚴峻挑戰。"如果量子計算機是'利劍長矛',那量子密碼技術就是抵御它的一面'盾牌'。"量子密碼提供了一種不可竊聽、不可破譯的新一代密碼技術。從理論上講,它能確保保密通信的絕對安全,使用任何物理定律所允許的竊聽手段都會被發現。
由郭光燦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成功地設計了一種具有很高的單向傳輸穩定性的量子密鑰分配方案。利用該方案,實現了150公里的室內量子密鑰分配;利用中國網通公司的實際通信光纜,實現了從北京(望京)經河北香河到天津(寶坻)的量子密鑰分配,實際光纜長度125公里,系統的長期誤碼率低于6%。在該系統的量子密鑰分配基礎上,實現了動態圖像的加密傳輸,圖像刷新率可達20幀/秒,基本滿足網上保密視頻會議的要求。該保密通信系統解決了國際上一直未解決的長期穩定性和安全性的統一問題,使我國量子保密通信向國家信息安全應用邁出了關鍵一步。(陳磊)
中新網 2005年11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