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北極是全球溫度增加最迅速、最明顯的地區,將北極的數據包括進去,全球溫度曲線是持續上升的
記者:一些認為氣候變暖進入“停滯期”的科學家指出,1998年全球平均氣溫出現峰值,此后直到2008年的十年時間里再也沒有創出新高。現在這個紀錄打破了嗎?
丁一匯:比較1998年至今的逐年平均溫度,至少2010年與1998年具有同樣的量值,甚至略偏高。這表明,1998年并不是近50年來唯一的最暖的峰值。
世界氣象組織監測顯示,2000—2009年是1880年全球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暖的10年。11月29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11年全球氣候報告指出,在有記錄以來的年份熱度排行榜上,今年名列第10;在全球最熱年份榜單上,前13位都出現在過去15年中。
氣候變暖的長期趨勢沒有本質變化,但它受到了不同時間尺度波動的影響,一段時間高,一段時間低——這種情況不但過去有,現在有,將來還會發生。
記者:那么,為什么有研究得出氣候變暖趨勢已停滯或減弱的結論呢?
丁一匯: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和大氣海洋局(NOAA)最新研究,關鍵是得到上述結果的這個研究沒有充分應用北極地區的氣候資料。而北極是全球溫度增加最迅速、最明顯的地區,將北極的數據包括進去,并進行十年的滑動平均(消去十年以下的波動),由此做出的全球溫度曲線是持續上升的,并沒有表現出任何“停滯”或“平臺”現象。
另一方面,把1999年—2010年全球平均地表溫度的地理分布圖繪制出來,同樣可以看出,全球絕大部分地區都是明顯的變暖區,而中高緯度和北極地區是最暖的。
有關氣候進入“停滯期”的研究主要是根據英國氣象局哈得萊氣候研究和預測中心的資料進行的,后來研究者自己也認識到北極資料并沒有完全包括進去。
目前來看,全球氣候變暖“停滯”的觀點雖然并不完全符合實際,但還是十分有意義的,它提醒我們:1999年后的十年時間里,全球北極以外地區的平均溫度沒有增加。這可能是受到了海洋變冷和太陽活動減弱等自然變化的影響。
記者:近年來,我國從北方到南方,不少地方都曾遭遇寒潮冰雪災害,“暖冬”的說法似乎越來越少了。中國的溫度還在繼續上升嗎?
丁一匯:最近十年,中國的平均地表溫度仍然是上升的。根據我國剛剛發布的第二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1951年—2009年,中國陸地表面平均溫度上升了1.38 C°,變暖速率為每十年0.23 C°,比全球氣候變暖速率略高,這種趨勢近十年沒有明顯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