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近日,養老金的問題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爭議。
一說,2013年,全國養老金缺口將高達18.3萬億元!這是近幾日某專家對媒體發布的預計。
一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表示,延遲退休是必然趨勢,而據某網站的調查顯示,九成網友表示反對延遲退休。更有聲音表示,是養老金缺口太大,公務員吃了普通職工的養老金,所以政府不得不推出延遲退休延遲領取養老金的辦法。
眾說紛紜,究竟,關系每一個職工切身利益的養老金缺口是不是外界盛傳的那么大,而延遲退休是不是因為養老金不足以支付的應對政策?
養老金會不會虧空18.3萬億?
18.3萬億的數字不準確,不可能這么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所相關研究員告訴本報記者,盡管沒看過其統計模型和數據,但是憑研究人員直覺這個數字不對。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計公報,2011年我國全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16895億元,比上年增長25.9%。全年基金總支出12765億元,比上年增長20.9%。各級財政補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2272億元。到2011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1.94萬億元,而再往前的2010年底,結存為1.53萬億元。
從數字上來看,即使沒有財政補貼,養老金本身到目前為止也還是運行正常的。也就是說,從全國層面看,不存在養老金缺口的問題。而且,近年來,我國連續8次上調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各地支付狀況都很好。
那養老金缺口在哪呢?
專家表示,缺在個人賬戶里的錢參與到社會統籌支付里去了——也就是個人賬戶產生了“空賬”。簡單的說,個人賬戶里的錢和統籌賬戶里的錢一起去支付現在的老人的養老金了(原則上個人所交納的占工資基數8%的養老金全部進入個人賬戶,單位交的另外20%全部進入統籌賬戶)。
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采取的是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方式。最初階段,養老保險采取現收現付的方式,個人賬戶是記賬(即所謂空賬),從2001年開始才在13個省份做實。
空賬是否意味著虧空?上述研究員表示,是有一定的關聯,但是并不能畫等號。
據了解,空賬只是一種過渡性的記賬方式,有的地方個人空賬可能會得出較大的數額,但是統籌考慮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狀況,空賬目前不存在太大問題。
延遲退休是不是公務員吃空養老金 ?
我國現行管理體制規定,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即可辦理退休手續。如果將退休年齡推遲到65歲,意味著人們至少要多交5年社保,晚領5年退休金。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曾公開表示,我國退休年齡每延遲一年,養老統籌基金可增長40億元,減支160億元,減緩基金缺口200億元。
有關人士估算,按目前我國的人均壽命72歲計算,若65歲退休只能享受7年的退休金,在此情況下,一個月收入4000元左右的普通職工,繳納社保費用和領取養老金的差額高達40多萬。這也正是不少專家建議延遲退休的原因所在,減輕老齡化社會來臨后社會保險基金的壓力。
另一組數據是,根據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1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在中國養老金總支出中,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占89.15%,事業單位和機關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占10.85%。根據人社部數據,2010年,全國事業單位和機關單位的參保退休人數占所有參保離退休人員總數的7.74%。
7.74%人數占比與10.85%的養老金支出占比,形成了鮮明對比。
因此,所謂公務員吃了普通職工養老保險的疑問,實質上代表了普通職工對養老保險雙軌制的不滿,這一點上,政府并未及時澄清公務員養老金是由財政支付的。
實際上,在現行養老雙軌體制下,我們所說的養老金缺口是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而公務員主要靠財政保障。
上述研究員為我們分析,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空賬產生的原因主要有這幾個方面:一是在改革前參加工作的人,個人賬戶沒有積累,或者積累少,以后退休計發時,個人賬戶中的錢少,需要財政給予彌補;二是在國企改革改制過程中,產生了很多的早退,財政承諾給予補貼;三是允許了一部分的超齡人員或臨近退休人員一次性繳納,但其積累不足;四是由于長壽風險,無論多大的數被一個固定數值除,總有除盡的時候,而這時又不能降待遇。
雖然空賬的產生和公務員無直接關系,不過,從養老金替代率上看,普通職工和公務員差別確實很大。
養老金替代率是指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根據世界銀行組織建議,要基本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養老替代率需不低于70%。國際勞工組織建議養老金替代率最低標準為55%,我國社保養老金目標替代率為58.5%。
“實際上普通城鎮職工的養老金替代率只有30%左右,而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金替代率高達80%。” 一些專家表示,若算上各種名目的補貼,部分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退休金替代率可以達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