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老人跌倒扶不扶不僅是道德問題
老年人跌倒起不來,看見了應該怎么辦?《指南》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況進行處理。
“近期接連發生了幾起路人因救助老人而引起糾紛的案例,確實讓不少人對‘助人為樂’這一傳統價值觀產生了質疑。但即使撇開道德因素,路上看見別人跌倒、暈倒,應該如何施以援手也是有講究的。”
對衛生部公布的這一《指南》,廣醫一院急診科主任梁子敬表示非常贊同。“在臨床工作中確實碰到過很多‘好心辦壞事’的情況。有些病因導致的跌倒是不適合移動的,例如中風、腦出血和脊柱骨折的病人。在我們曾收治的急診病例中,有些病人的病情本來不是很嚴重,但卻因為被人錯誤地搬動,結果連命都沒有了。”
案例
阿婆中風倒地
家人誤搬險致植物人
梁子敬說,曾有位阿婆在洗手間跌倒。在等待救護車的過程中,家人覺得洗手間空間太窄,擔心醫生到了不便于施救,于是就合力把老人抬出了洗手間。這一抬卻幾乎把老人推向了死神。因為老人跌倒是因為腦出血,家人在搬動時沒有對其頭部進行固定,導致老人腦出血的部位擴大,阿婆被送到醫院時病情已非常嚴重,差點成了植物人。
“梁子敬指出,導致老人跌倒的原因一般有兩大類,一種是心腦血管意外導致暈倒在地,例如心肌梗死和腦中風、腦出血。另一種則是不慎摔跤所致,這種情況往往會導致骨折。”
第一種跌倒:要分兩種情況應對
《指南》提出,如老人意識不清,在場者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有外傷、出血,應立即止血、包扎;有嘔吐,應將其頭部偏向一側,并清理口、鼻腔嘔吐物,保證呼吸通暢;有抽搐,應移至平整軟地面或身體下墊軟物,防止碰、擦傷,必要時牙間墊較硬物,防止舌咬傷,不要硬掰抽搐肢體,防止肌肉、骨骼損傷;如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口對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如需搬動,應保證平穩,盡量平臥。
《指南》提出,如老人意識清楚,應詢問老年人跌倒情況及對跌倒過程是否有記憶。如不能記起,可能為暈厥或腦血管意外,應立即護送老人到醫院診治或撥打急救電話;要詢問是否有劇烈頭痛或口角歪斜、言語不利、手腳無力等提示腦卒中的情況,如有,立即扶起老年人可能加重腦出血或腦缺血,使病情加重。(新華網)
第二種跌倒:非專業人士不要亂動
王文表示,如果老人有外傷、出血,應立即止血、包扎并護送老年人到醫院進一步處理;如有骨折情形,若無相關專業知識,不要隨便搬動,以免加重病情,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還要查詢有無腰、背部疼痛及大小便失禁等提示腰椎損害情形,非專業人士不要亂動,切忌一個人抬肩膀,一個人抬雙腳,這樣會導致脊髓受壓迫而造成截癱,或者導致骨折斷端刺穿皮膚,使得閉合性骨折惡化成開放性骨折。
此外:如老人試圖自行站起可協助
如老人意識清楚,應詢問老年人跌倒情況及對跌倒過程是否有記憶。如老年人試圖自行站起,可協助老人緩慢起立,坐、臥休息并觀察,確認無礙后方可離開。
老人向前跌倒咋辦?
專家指出,碰到老人向前跌倒的情況首先要判斷老人的意識,如果意識喪失,可能是心腦血管疾病導致的,應小心把老人翻過來,平躺在地等待救援。如果老人意識清醒,則詢問他哪個部位疼,以判斷有無發生骨折。一般向前撲倒導致脊椎骨折的可能性很小,但手臂與腿部骨折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老人手腳能夠活動,可把老人扶起坐好等待救援。 文/記者黎蘅、伍君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