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疑問二)調度為何致命“失靈”?
網民質疑,“動車突然停止運行,拋錨司機應否緊急報告,由調度室通知相關列車采取規避措施。那么,拋錨動車司機報告了否?調度室通知了沒?公路客車現已安裝GPS定位儀,號稱高科技典范的動車應該不會缺少GPS。調度中心為什么不能通過GPS發現動車失常?是否存在失職瀆職?”
另外,“每兩列動車之間要保證有七、八千米的‘閉塞分區’距離,這個空間內絕對不允許同時存在兩輛列車。是什么原因導致后面動車‘跟車’過近,問題在哪?責任人又在哪?”
(記者調查)安路生說,在雷擊造成溫州南站信號設備故障后,電務值班人員沒有意識到信號可能錯誤顯示,安全意識敏感性不強;溫州南站值班人員對新設備關鍵部位性能不了解,沒能及時有效發現和處置設備問題,暴露出鐵路部門對職工的教育培訓不到位。
安路生還表示,在信號燈失常后,事故也反映出現場作業控制不力。在故障發生后,相關電務值班人員未按有關規定進行故障處理,沒能有效防止事故的發生。有專家認為,此種解釋暴露出此次事故反映出的設備質量、人員素質、現場控制等問題,說明鐵路部門的安全基礎還比較薄弱,這些問題反映出鐵路速度上去了,但是管理遠遠沒有跟上。
有專家指出,除了信號失靈之外,調度“失靈”更為可怕,動車的高技術可能讓鐵道系統出現了從上到下的調度麻痹,進而習以為常,調度員的意識、責任感會逐步下降,依賴電腦程序,忽視人工操作方面的內容。這次事故假如還敲不醒有那種依賴思想的鐵路人,遲早還會再出事故。
(疑問三)為何受損車體被匆匆掩埋?
網民質疑說,“受損車體是認定事故的第一手檢材,應該妥善保存,以供日后提取證據,認定責任之用。而現在,竟被匆匆掩埋。如此決定妥當否 ?”網民還引用了國務院《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二十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事故現場,不得偽造、隱匿或者毀滅相關證據。
(記者調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鐵路系統工作人員表示,整個事故處置,不存在掩埋車頭和“銷毀證據”的問題。當時,高架橋下場地狹在,施救大型設備沒有足夠的場地。為了使事故處理場地的利用率更高一些,就挖了一個大坑,將車頭和一些事故車廂的損毀部件推到炕里。2008年4月28日山東膠濟鐵路事故時,在調查取證結束后,也是掩埋的。
但是對此,有事故當事人說,中央一再強調“救人第一”,事實是有關方面卻將動車清理與搜救同步進行,黃金72小時救援的時限未到就匆匆收兵恢復通車。我們平時開車發生刮擦事故,還需要先由交警現場認定責任后,才去按規定處理。這么大的事故,現場應當盡量保護,這才是正確合理的做法。
(疑問四)特大事故應該如何問責?
網友質疑,在事故原因還未查清之前,鐵道部門卻已對上海鐵路局多位負責人進行了免職處理,是否有息事寧人嫌疑?鐵路事故處理問責究竟該怎么辦?
(記者調查)7月24日,鐵道部黨組決定,對發生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的上海鐵路局局長龍京、黨委書記李嘉、分管工務電務的副局長何勝利予以免職,并進行調查。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說,雖然事故原因還在調查,但無論何種原因,作為領導都是有責任的,所以相關人員受到處理。
民盟中央常委陳萬志說,一些官員往往冀望通過短期內的發展速度求得政績。只有嚴加問責,才能迫使一些官員回到科學發展的軌道上,把公共安全、百姓生命視作不可逾越的紅線。尤其是我國鐵路系統更需要經過鐵路體制改革強化問責。發生事故后,民眾對鐵路部門的處理產生了很多質疑,因此,事故的處理應該公開透明。
還有的專家認為,真相越早讓公眾知曉,就越能較快的平息猜疑和恐慌,在科學、縝密的基礎上提速調查才是關鍵,在厘清責任的基礎上不管涉及到誰都堅決、徹底地問責。(記者岳德亮、馮源、商意盈、朱薇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