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記者手記
“宅”向何方
“宅”在目前漸成潮流,還帶動可觀的經濟鏈,但很多人對此憂心忡忡:年紀輕輕,宅居于方寸之地,放棄了廣闊的外部世界,究竟要“宅”向何方?
客觀說來,“宅”有時也有好的方面。比如不善于與人打交道的性格很適合“宅”,開個網店、打個電話,一樣可以養活自己;業余時間“宅”起來,是為生活留白,獲得心靈獨享的空間。
“宅”的缺點也顯而易見。比如缺乏戶外運動,導致身體健康出現問題;整天與虛擬世界交流,現實中的交往能力降低,慢慢就會越“宅”越退縮,越不會與人打交道,離現實社會也越來越遠。
進一步而言,退縮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不工作就不能為社會創造財富,有可能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婚戀成為難題;重新回歸社會會遇到困難。
也許有人說,家庭的錢一輩子夠花的,但即便如此,自己也要去工作。不完全是為了養活自己,更在于與社會接觸。有些“宅族”認為網絡可以讓大千世界盡收眼底,但是,“瀏覽網絡”與“親身參與”,完全是兩回事。有些從事動漫工作的人非常“宅”,目前也許可以憑空創造,但脫離社會太久,創造出來的東西我想社會也是不看的。
因此,“宅族”一定要走進現實,如果在現實中碰到很多的壓力,那就去感受壓力,因為只有有壓力人才能成長。
延伸閱讀
幫孩子“脫宅”
父母一定要步調一致
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依靠一條網線,“宅”正成為信息時代一個流行的生活方式。一般人覺得,“宅族”非常內向孤僻,但胡赤怡認為不完全是,只能說他們中的多數相對內向。
“宅族”大多有個共同點:是獨生子女,家庭經濟條件也不錯,至少說得過去。父母也對此啞忍,甚至覺得,就這一個孩子,“宅”就“宅”吧,反正也養得起,總比出去受壓力、干壞事要好。
看到這個共同點是比較有趣的。記者采訪中了解到,有位“宅男”天天在家無所事事上網,成了父母的心病,幾年后父親生病,“宅男”照顧在側,因治療花了很多錢,家里的經濟狀況漸漸不行了,隨著經濟條件的變化,慢慢地,一個改變出現了,“宅男”開了個網店,掙錢不多,但也能養活自己。
“宅族”還有一個特點:能經受得住父母的嘮叨。多數父母其實都希望孩子“脫宅”、投身更廣闊的社會生活,因而少不了嘮叨,可他們還是我行我素。這就使雙方發生很大的矛盾,“宅族”對父母的嘮叨充耳不聞,父母卻可能出現問題,以至于有的父母不得不去做心理咨詢。
胡赤怡還指出,“宅族”與父母之間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比如為了“逼”子女“脫宅”,有的父母表面上會達成一致,“不給生活費、不給零花錢”,但私下里,父母總有一方會偷偷給錢。這種不一致的態度會讓子女知道,父母罵歸罵,但錢照給。
對“宅”要因人而異,在幫助孩子“脫宅”時,父母的態度一定要一致。胡赤怡認為,對半宅或蟄伏狀態的“宅族”,就沒必要非得把他們“逼”出門去不可。而對繭居或啃老的“宅族”,家長態度的不一致,是他們能夠“宅”下去的重要原因,因為孩子會覺得還是有靠山的;如果父母乃至父母的父母態度一致,以“宅”為生的孩子就有可能出現改變。
“不能只是忍,忍就是害了孩子。但也不要逼得太急,父母要讓孩子知道,我是愛你的,但是我對你也是有要求的。”(記者劉一平通訊員邵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