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斯帕尼奧拉島,18世紀出現了相對大和頻繁的地震,但在20世紀,這一地區卻相對安靜。(圖片提供:《科學》)
當地時間1月12日下午4時53分,海地遭受了200多年來最強烈的地震,震源中心距離海地首都太子港僅16公里,太子港包括總統府在內的建筑物大面積倒塌,數十萬人傷亡,這是一場巨大的災難,然而,據最新出版的《科學》雜志報道,美國地震學家威廉·麥卡錫(William McCann)警告說,這次的海地地震也許只是開始,人們還應該比現在作更多的準備。
麥卡錫目前是位于美國科羅拉多州威斯敏斯特市地理科學顧問委員會的獨立顧問。早在1979年,他與同事合作,繪制了一張名為“主要板塊邊界潛在地震”的全球地圖,他們用黃色和紅色標注了最可能在大地震中破裂的斷層區域,位于西半球拉丁美洲西印度群島中部的伊斯帕尼奧拉島被紅線包圍,海地正好位于該島的西端。他說:“我們一直關注這一地帶,因為上一次在這一斷層帶發生的大地震距今已有240多年了……兩個多世紀過去了,這個地帶卻異常安靜。”
海地位于伊斯帕尼奧拉島西部,東鄰多米尼加共和國,南臨加勒比海,北瀕大西洋,西與古巴和牙買加隔海相望,是東加勒比海島國。在加勒比海構造板塊中,北部堆積著來自北美洲板塊南部的壓力,安靜是一個不祥的征兆。壓力在聚積,但卻沒有大地震將之釋放,當板塊的邊界突然斷裂時,巨大的災難就會發生。
當這一像“圣安德列斯”的東西走向斷層在12日下午斷裂時,數十萬海地人被埋在瓦礫中,這可能是本世紀西半球遭受的最悲慘的事件。據美國地質勘探局估計,太子港的居民感到了“非常強烈的震動”。許多人和建筑物都經歷了這樣強烈的搖晃,因為震源距離這個有200萬人口的城市只有16公里;破裂帶比較淺,向上擴散了大約10公里。2004年,發生在蘇門答臘島上的一場類似地震導致數十公里的板塊斷裂。
《科學》的文章指出,根據地震學家們的經驗法則,搖晃意味著太子港受到“中等程度的潛在破壞”,但地震工程師們認為,這種預測沒有考慮到當地的實際情況。麥卡錫說,這座城市是建造在沉積層而不是巖石基床上,因此整個山谷地區在地震時就像是在一個碗中抖動的果凍,作為西半球最貧窮的國家,海地“缺乏合理的建筑物法規”,這是幫助建筑結構抵御震動所必需的,這個國家也“幾乎沒有執行”已有的建筑標準。
麥卡錫指出,1月12日發生的地震只破壞了一條斷層中的一部分,該斷層在200多年前發生的里氏7.5級地震中斷裂,那場地震的能量大約是這次海地地震的5倍多。他認為,就地震所造成的全部破壞而言,“這場地震其實并不是真正的大地震”,在伊斯帕尼奧拉島周圍,它們可能會引發更強烈的地震。因為伊斯帕尼奧拉島正好位于構造結點上,島上一直發生著凌亂的結構板塊沖撞,島上有兩條平行的東西走向板塊界線,也有兩條平行的斷層系。
這種雙重邊界的板塊產生了大量的地震。在2001年關于減少加勒比海地區地震風險的會議上,麥卡錫編制了過去幾個世紀中的地震記錄。1770年發生的7.5級地震實際上是18世紀一場更大地震的余震,即1751年發生的8.0級大地震,這場大地震沿東南海岸進行,加勒比海板塊以俯沖而非滑入的方式襲擊了多米尼加共和國,幾個月后,另外一場7.5級的地震破裂了南邊斷層系的中央部分,隨后發生的是1770年的地震;19世紀,一場8級地震在北邊斷層系中襲擊了海地的北海岸;20世紀卻是相當的安靜,20世紀前半葉,曾有大地震沖擊多米尼加共和國的北岸,海地卻沒有在不安中發生大地震。
麥卡錫說:“前幾代人一直很幸運,但現在我們可能要從這種安靜中走出來。”壓力一直沿板塊邊界線聚積,一次地震在釋放壓力之際,會將壓力轉移給鄰近的板塊,導致板塊一塊接一塊地斷裂,就像1751年發生的地震一樣。麥卡錫警告說,伊斯帕尼奧拉島的斷層可能正在從沉睡中蘇醒,現在已經很清楚,這會造成什么樣的災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