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抑郁癥誰說了算
在如今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公務員群體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當然也有壓力,特別是領導干部承擔著地方或一個單位發展的重任,壓力自然不會小。盡管如此,并不是所有人都患抑郁癥,不是所有抑郁的人都會選擇自殺。
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抑郁癥”屬于醫療范疇,并不是行政處理范疇,應該經過權威醫療機構的鑒定后再公布,而不該由官員所在單位“披露”。
有不少網友提出疑問,抑郁癥確診肯定應該是醫療鑒定的結果,但是公眾對此似乎毫不知情,精神鑒定究竟有哪些人員參加,為什么最終的鑒定結果不是出自心理專家之口。公眾有知情權,得到的最終結果不該只是這么寥寥數語。
那么,抑郁癥到底有哪些癥狀,自殺率有多高?記者采訪了我省一些知名的心理專家。
心理危機干預專家、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趙國秋介紹,抑郁癥是以情緒低落為核心癥狀的情感性精神病,情緒低落以及與之相關的認知和行為障礙,構成抑郁癥心理學癥狀。除此之外,抑郁癥還存在各種各樣的軀體不適。每個人在一生中,都不可以說絕對沒有抑郁過,因為抑郁每個人都會有。但實際上,更多的人體會到抑郁以后,會警醒自己,憑借著心理防御、素質和承受能力,就能越過這個坎。
“抑郁癥在情緒障礙方面主要表現在自卑、情緒低落、焦慮,在認知功能方面也有所減退,思維遲緩、注意力下降、興趣減少,還伴有頭昏頭痛、食欲不正、睡眠減少等生理障礙。”中華精神科學會精神障礙診斷標準與分類工作委員會委員、省新華醫院臨床精神科主任陶明認為,不是所有患抑郁癥的人都會自殺,只有中度以上抑郁癥患者才可能自殺。在抑郁癥患者中大約有30%會有自殺念頭,最后真自殺的占15%。患中度以上的抑郁癥患者會在言語、情緒、表情上表現反常,其實身邊的同事、親友可以明顯覺察出來。
兩位專家同時表示,有時有關部門也找他們做過相關的醫療鑒定,但最后的定論由官方公布,鑒定結果他們不方便透露。
有專家提出,官員自殺原因公眾有知情權,應該通過專業鑒定后,由權威部門向公眾詳細公布;另一方面,對領導干部的精神狀態,有關部門要引起重視,建立心理危機干預機制。(記者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