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近期,對“灰色收入”的爭論成為人們期盼收入分配改革早日啟動的“節點性”話題,引爆點是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博士領銜的課題組發布的《灰色收入與國民收入分配》研究報告。
8月24日起,國家統計局官員以個人名義在該局官網發表多篇文章,從不同角度質疑該報告在統計方法上存在的各種不足。該報告認定,2008年國家統計在收入統計環節所“遺漏”的全社會“隱性收入”大體有9.26萬億元,其中5.4萬億元屬于“灰色收入”。自然而然,這兩個關鍵性數據是否靠譜成為統計官員質疑的重點。
王小魯的報告提供的是2008年的研究數據,由于去年和今年上半年遏制“灰色收入”的努力成效有限,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城鄉及城鎮各社會階層之間的實際收入差距比統計公布的差距還要大。另外,今年上半年統計發布的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是9757元,采用同一邏輯作分析——若算上巨大的半年度“灰色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肯定會“破萬”。
令人感慨的是,新近爆發的“灰色爭執”并不拘泥于“有”與“無”,而是局限于“多”與“少”,這是一個明顯的進步,雖姍姍來遲但依然可喜。在這個意義上,“灰色收入”的確切估算可視為統計方法的改進問題。而更為重要的是,如何借助已被中下層民眾望眼欲穿的“收入分配改革”(以下簡稱“收改”),將“灰色收入”滋生蔓延的“體制性土壤”鏟除掉一部分。
關于“灰色收入”,筆者尚未讀到明確簡略的定義。但從民間角度理解,用三句話就可概括之:一是來路不明的收入,二是各種“亞腐敗”滋生的收入,三是它只歸少數社會階層享有。其中,最為民眾所痛恨的是“亞腐敗”滋生的“灰色收入”。
說到“收改”,輿論已出現了單純將其理解為普漲工資的傾向。事實上——“收改”要解決兩大關鍵問題:一是建立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企業工資集體談判,確保“提高國民收入”或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建立于經濟發展、循序漸進可持續的基礎之上;二是部分鏟除近二十年間貧富懸殊持續擴大的“體制性土壤”,即使一時半會不能縮小貧富差距,至少力求確保差距不再擴大。
由此可斷,假如“收改”回避了“灰色收入”這一塊,抑或說“收改”后“灰色收入”依然大行其道,那么,縱然通過各種途徑提高了社會中下層民眾的合法收入,增收后的大多數社會成員,不滿情緒仍然不會消解,這樣的“收改”就很難稱得上是讓多數民眾滿意的改革。由是,盡管全部一次性鏟除滋生“灰色收入”之“體制性土壤”不具可操作性,但部分鏟除卻是衡量“收改”能否在日后獲取民眾廣泛認同的關鍵性衡量指標。因而,“收改”無論如何不能再對“灰色收入”放任自流,更不可因“成因復雜”而不敢摸老虎屁股。
“收改”方案仍處于“只聞打雷不見下雨”狀態,在“收改”正式推開之前,針對“灰色收入”的爭論以及中下層民意的齊聲痛斥,猶如“收改”之前的一場民意預演,但愿能對“收改”方案的“攻略重點”進一步指向“灰色收入”起到積極作用。 (魯寧,媒體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