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1月17日電“春運”是中國的獨有現象。一年一度的春運,是全國范圍內的一次人口“大遷徙”。今年春運期間,全國有超過23億人次通過鐵路、公路、民航和水運方式出行。
相較于公路、民航,鐵路是人們最為關注、也是反映意見最多的部門,“買票難”現象在這期間集中爆發。鐵路部門如何緩解這些現象,讓廣大旅客能夠走得了、走得好,正成為春運期間社會關注的焦點。
節前客流“尖峰時刻”即將來臨
一張小小的車票,凝聚了人們對家鄉的思念。每年春運,不知有多少人為了一張火車票而去徹夜排隊、四處托人。相當一部分旅客反映,今年的票特別難買。
由于今年春節來得早,學生放假的時間離春節很近,民工流、學生流、探親流、旅游流高度疊加,鐵路的客流增長幅度比較大。元旦以來,北京、上海、廣州還有其他一些重點地區客流增長很明顯。
據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介紹,春運開始5天,鐵路發送旅客2303.3萬人次,日均460.7萬人次,同比增加42.2萬人次,增幅超過10%;每天發送旅客都超過去年節前客流高峰值。15日,全國鐵路發送旅客超過488萬人次,比去年節前高峰日多出近52萬人次,創下春節前客流紀錄。今后幾天,鐵路將迎來節前客流的“尖峰時刻”。
北京鐵路局黨委宣傳部部長關曉寶說,往年,一般是學生放假后春運才剛剛開始。今年春節來得早,春運從1月11日就開始。普通高校1月15日左右放假,光北京鐵路局就為首都高校學生辦理了離京車票35.5萬張。大量學生流與探親流疊加,造成春運前幾天運力尤為緊張。
“今年春運全國預計發送旅客23.2億人次,可以肯定地講,其中中長途的旅客很大一部分是愿意坐火車出行的。但由于鐵路運輸能力的嚴重不足,我們現在只能滿足其中的一小部分。”鐵道部副部長王志國坦承。
他分析說,“買票難”現象,說到底是因為鐵路運力不足。我國人均鐵路里程約6厘米,僅相當一根香煙的長度。平時,鐵路日均可以滿足約300萬座席需求,而高峰日要達到近500萬,運力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春運40天,鐵路計劃發送旅客1.88億人次,比去年增加1373萬人次。但這并不是說社會對鐵路的需求就只有1.88億人次,而是現在鐵路的能力最多只能滿足這個數量。即便如此,鐵路要采取停開貨車增加客車,停開短途客車加開長途客車等一系列措施,才能夠實現這個目標。”王志國說。
數據顯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路里程增長了3倍,民用航空線的里程增長了14.7倍,而鐵路里程僅從5.17萬公里增加到7.8萬公里,僅增長了0.5倍,鐵路營運里程年均增長1.4%。
謀遠慮與解近憂
緩解鐵路運輸緊張狀況,長遠之計無疑要加快鐵路建設。
黨的十六大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我國展開了大規模鐵路建設。自2003年以來,鐵路新建設里程達到3萬公里,投資規模達到2萬億元。今明兩年,將新開工建設鐵路2萬公里以上,投入超過2萬億元。
“從現在到2012年這幾年時間,是我國鐵路運輸能力最緊張的階段,也是鐵路客、貨運最困難的時期。但按照現在這個規模和速度發展下去,到2012年,鐵路營業里程將增加到11萬公里,發達完善鐵路網將初具規模,鐵路瓶頸制約狀況將基本消除。”王志國說。
而面對到2012年這幾年“最緊張”的階段,則要靠改善服務、進一步強化便民和利民措施來緩解。
事實上,近些年來,鐵路部門通過停貨保客、改進售票服務等措施,不斷努力提高春運期間的運輸和服務能力。但王志國也表示,鐵路部門在春運期間確實仍存在一些服務上的問題,對這些問題鐵道部高度重視,盡最大努力迅速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以改進和解決。
一是進一步挖掘運輸潛力,擴大運輸能力。在客運最繁忙、客流最集中的區段停開貨車,騰出能力搞客運。最大限度地把能力留給客運,保證旅客回家過年的要求。
今年在春運能力安排上,鐵道部作了最大的努力。春運開始4天,鐵路已經安排開行臨客2208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3列。18日起,還將增開臨客58列,其中北京、廣州、上海等節前重點地區增開56列。
鐵路還加大停開短途客車、增加中長途客車的力度,用有限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中長途客流的需求。將東北、西北地區部分客車調集到華東和華南地區,支援這些客流最集中的春運重點地區。另外,采取用硬臥改硬座措施,最大限度利用車輛的運輸能力。
“可以說,今年春運的能力安排是歷年之最。隨著春節臨近,臨客開行數量還將進一步增加。”王志國表示。
二是努力改進售票服務工作。加大窗口售票力度,最大限度發揮車站窗口售票主渠道的作用。除了學生票和農民工團體票之外,其余的票額全部在鐵路客票網上發售,主要客站要做到24小時不間斷售票,并且停辦賓館、飯店、旅行社等合同票的業務。
鐵路部門的不斷努力滿足了更多人出行的需要。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6日,全國鐵路春運共發送旅客2805.7萬人次,同比增加302.5萬人次,增幅超過12%。
集中民智應對考驗
每到鐵路運輸緊張時刻,票販子就傾巢而出,為廣大旅客深惡痛絕。
“在利益的驅使下,票販子不惜鋌而走險,采取多種手法把緊俏的車票囤積起來高價倒賣,這是票販子長打不絕的重要原因。”鐵道部公安局政委張慶和說。
可見,杜絕票販子光靠抓、堵的方法并不能完全解決。可問題在于,為什么票販子手里能囤積大量車票,而旅客通過正規渠道卻買不到票,這里邊究竟有沒有“車票”腐敗的問題?鐵路部門亟須探索一個公開、透明、合理的售票機制。
據張慶和介紹,票販子囤積車票的主要方法是:雇人或自己在車站售票窗口反復排隊購買,這占絕大部分;還有從分布在市區、郊區各處的代售點多次購買;向退票人收購;通過電話重復訂票等。
為防止票販子囤積車票,有人提出實行購買火車票實名制。然而,鐵道部通過調研分析,認為這一做法無助于緩解鐵路運力緊張的狀況,也不適合中國國情。
“實行實名制以后,絲毫不能增加運能,只能增加中間環節的工作量。”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張曙光認為。
盡管目前還沒有更好的辦法,但王志國表示,目前在客票發售環節,鐵道部也出臺一些具體措施,嚴格規范售票行為:
嚴禁售票員擅自中斷售票,當班時必須嚴格遵守“四不準”:不準代賣、代買;不準搶票、占票;不準帶現金、手機上崗;不準在售票桌內存放個人物品。對違反規定的售票人員堅決調離崗位,嚴肅處理。
堅持票額信息公開透明。通過電視臺、報紙等新聞媒體,主動發布鐵路運行情況,在車站售票大廳明顯位置向旅客適時發布票額的預售期,車票剩余情況等信息。
每到春運時節,買票難現象和相關部門的應對舉措,不僅折射出相關部門的工作態度和作風,也是改進社會管理、推動社會進步的過程。針對春運買票難現象,最近有人提出三大建議:一是進一步增加透明度和公開性,包括“24小時不間斷售票”、“售票過程接受電子眼監督”、“售票大廳內放置公開查票系統”等;二是挖掘運力運能潛力,包括停駛貨運列車等;三是有效將客流向汽車、航空等客運方式轉移。還有人提出更多建議,包括提前10天預售、票源集中到網絡系統、停辦合同票、對代售點實施網絡系統和稽查人員監管、工會給農民工購票、余票情況及時公布、提前發號牌避免排長隊等。
鐵路等相關部門能否真正開動腦筋、吸納人民群眾的合理化意見和建議、采取更多切實有效措施緩解買票難現象?對于思鄉心切的人們,是期盼;對于管理部門,是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