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團團”(左)“圓圓”在雅安碧峰峽基地吃竹子。新華社記者 陳燮 攝
12月23日,大熊貓“團團”、“圓圓”就將離開家鄉四川,開始它們在臺北木柵動物園的生活。在我10多年的大熊貓拍攝生涯中,這對小家伙讓我傾注了太多的時間和情感。汶川地震后,我甚至在余震中冒著生命危險,從成都繞道500多公里,翻越雪山前往臥龍,拍攝報道他們的生活。它們也是我大熊貓拍攝生涯中最優秀的“模特”,為我貢獻了許多精彩的瞬間,讓我充滿成就感,真舍不得它們離開。
新華社記者 陳燮攝
眼圈:團團小一些,尖一些;圓圓大一些,方正一些
耳朵:團團間距寬一些,圓圓窄一些
鼻梁:團團短一些,低一些;圓圓長一些,高一些
尾巴:團團小一些,細長一些;圓圓大一些,粗短一些
體型:團團小一些,圓圓大一些
四川飼養員真傳5大秘訣:教你識別“團團”“圓圓”
新華網四川碧峰峽12月22日電(記者余曉潔苑堅)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即將于23日從四川飛抵臺灣,入住臺北木柵動物園。究竟如何識別長得“差不多”的兩個小家伙呢?它們的四川“保姆”瞿春茂22日通過新華社記者,向臺灣同胞真傳識別“團團”“圓圓”的5大秘訣。
“從嘴巴、眼圈、毛色、體態和行為特征5個方面,都可以分辨‘團團’‘圓圓’。”瞿春茂一一列舉。
一看嘴巴:“團團”的嘴巴圓,“圓圓”的則要尖一些。其次看眼圈:“團團”的黑眼圈比較規則,而“圓圓”的要向下撇一點。這兩點是兩個小家伙最明顯的區別。三看毛色:“團團”肩帶和四肢的毛色烏黑發亮,“圓圓”則黑毛中略帶棕色。四看體態:“團團”為雄性,四肢粗壯一些;“圓圓”為雌性,稍顯“嬌小”。最后是看行為特征。
“比如說,吃東西時‘圓圓’要‘挑食’‘霸道’點兒,不愛吃胡蘿卜,每次都要哄半天;有竹子吃時,要搶最綠最嫩的。而‘團團’則比較‘紳士’,讓著‘圓圓’。”地震后一直在碧峰峽大熊貓基地照顧“團團”“圓圓”的瞿春茂娓娓道來。
隨著大熊貓赴臺進入“倒計時”,臺北的“大熊貓熱”已經掀起。據臺北木柵動物園預計,“團團”“圓圓”赴臺后,游客有望從340萬人次猛增至600萬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