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區內首次發現的環志鴻雁。紀偉濤/攝
專家稱該現象表明湖區生態環境改善
21日,從江西省林業廳設立在余干縣的集濕地資源監測、越冬候鳥保護及禽流感防控為一體的保護管理站傳來令人驚喜的消息:該站在鳥類監測工作中,監測到大量的鶴類在此越冬棲息。這是余干保護管理站建站以來,首次發現大量的珍禽候鳥。“去冬今春以來,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外延區域頻頻發現珍禽候鳥。”據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段時間以來,在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外延區域,多次出現首次發現的珍禽候鳥或大量珍禽候鳥群,這在鄱陽湖區域極其少見。對此,專家稱,該現象表明湖區濕地生態環境得以有效改善。
記者在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據統計,在余干縣保護管理站被發現,到目前為止數量穩定的這些鶴類,共有白枕鶴376只,灰鶴有219只。另外首次發現珍禽候鳥的區域和情況分別是:九江鏡湖的數百只小天鵝群中,首次發現了一只世界級珍禽黑天鵝,隨后有5只黑天鵝被發現。當地護鳥人員介紹,往年這里并沒有發現黑天鵝;四只戴有橘紅色頸環(無線電項圈,用來確定鳥類位置)的鴻雁在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被發現,這是鄱陽湖保護區今年首次發現環志的鴻雁;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湖池保護站也首次發現36只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頭鶴。
據了解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22400公頃。2007年,江西省林業廳先后在進賢、余干、鄱陽、都昌、湖口、九江、星子等7個鄱陽湖周邊縣,建立了7個集濕地資源監測、越冬候鳥保護及禽流感防控為一體的保護管理站,并與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4個保護站點合成一體,形成了環鄱陽湖濕地與越冬候鳥重點保護網絡。與此同時,7個鄱陽湖周邊縣成為保護區重要的延伸保護區域。
“在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特別是在保護區的外延區域,集中一段時間里,有這么多的區域首次發現珍禽候鳥及大量珍禽候鳥群,意義十分重大。”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羅盛金向記者介紹,鳥是典型的指示物種,是一個地方環境好壞的標準,它們對棲息地的環境質量要求苛刻。鄱陽湖首次出現了大量的珍禽候鳥,說明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水、食物等生態環境條件得到了有效改善,從而吸引大量的珍稀候鳥留駐越冬。棲息地環境的變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珍稀候鳥群首現鄱陽湖,足以說明經過近三十年的保護,鄱陽湖周邊生態環境系統得以良性發展。(來源: 大江網-信息日報 駱莎、記者李甫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