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聚寶盆”
保護與開發并重,海洋戰略性產業興起
當前,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和濱海旅游業一直是傳統三大海洋支柱產業,但海洋電力、海水綜合利用業等新興海洋產業發展迅速,海洋清潔能源的發展也被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潮汐能發電量在世界前幾位。
不過,新興海洋產業占整個海洋經濟的比例還相當小。以2008年為例,海洋電力業只占0.06%,海洋利用業是0.06%,海洋生物醫藥業占0.48%,海洋油氣業也只有7.14%。而且,海洋經濟在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同時,問題也不少。“海洋產業布局不夠合理,地區之間產業結構雷同現象突出。”國家海洋局局長孫志輝認為。
海洋資源按分布可分為國家管轄海域資源和國家管轄外海域資源,包括海洋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濱海濕地資源、海洋能源等。在國家管轄外海域資源,我國在太平洋中部已擁有7.5萬平方公里多金屬結核礦區的專屬勘探權和優先商業開采權,可滿足年產300萬噸多金屬結核、開采20年的資源需求。
我國是海洋大國,同時也是一個能源消費大國,充分利用海洋資源包括海洋能源資源,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的專家舉例說,比如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被認為是一種潛力巨大的新能源,據估算,世界上天然氣水合物所含有機碳總量相當于全球煤、石油和天然氣總和的兩倍。深海生物基因資源也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
深化近海、拓展深遠海,是未來相當長時期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主要方向。國家海洋局有關專家說,對近海資源應從重開發、輕保護向保護與開發并重轉變,對國家管轄外海域資源,應充分利用現有國際海洋法律制度給予的權利,擴大國際合作,擴大國際海底區域和深海資源領域,為未來深遠海資源開發的產業化做好技術、裝備等各項準備。
“地心游記”
從深部找出路,地球物理探測裝備基地正在籌建
中國人均資源短缺,資源勘探水平不高,開采利用率也比較低,這是制約未來經濟發展的突出矛盾。在地質學界和地質工作者隊伍中,正興起一場地質找礦大突破的討論和技術實踐。“揭開地球深部的奧秘,把視野延伸到深部,才能更加有效地尋找資源、減輕災害。”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廷棟表示。
“我們就是要立足國內找礦,目前地表淺礦幾十年找下來基本上都找完了,只能往深部走。世界一些礦業大國已經達到2500米到4000米,我們的探礦深度目前一般就到500米。”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固體礦產資源研究室主任劉建明研究員說,在地球深部,僅固體礦產資源就包括非金屬、金屬礦產,同時還有地下水、地熱、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物質。
“目前正處于由地表礦向深部礦的轉型期,原有的技術理論很難適用,必須創新。”劉建明認為。被形容為“地球探針”的超深鉆探技術是探究地球深部的一個途徑,可用來實現地質科學研究、深部資源勘查、自然災害預測等重大發現。除了“地球探針”,在探地技術上,最關鍵是地球物理探測技術,不僅可以用于找礦,也可以應用到地球深部的石油、天然氣、地下水等能源勘察方面。
但我國這項技術仍比國外落后不少,先進裝備都是購自國外。劉建明說,不研制自己的裝備,關鍵技術受制于人,如果國外實行技術封鎖,結果就很糟糕。
劉建明透露,目前地球物理探測裝備基地的建設正在籌劃中,希望結束此前“研而不發”的局面,設立一個長期穩定的研發基地,將自主的地球物理探測裝備搞上去。 (本報記者 余建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