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漁放流、減船轉產——
海洋生態休養與修復并行
今年6月至9月休漁期間,東海區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投入700多萬元用于人工增殖放流,在長江口、杭州灣地區投放大黃魚、黑鯛、海蜇等品種共1.9億余尾。本世紀以來,東海區已累計放流魚蝦蟹貝等經濟品種超過20億尾。
伏季休漁和增殖放流,是緩解漁業資源衰退的有效方法。每年東海區伏休的各類漁船有2萬余艘。同時,海區還實施減船轉產工程,控制漁船數量和功率,目前,東海區已減少漁船9300多艘,轉產漁民按照漁船功率得到相應補助。在政策引導下,大量漁民逐漸退出了捕撈業,海區整體捕撈強度降低。
在浙江、江蘇等漁業資源衰退嚴重的水域近年還開展人工魚礁建設,并投放魚苗和餌料,在阻擋拖網等漁具的同時為魚類營造安全的棲息地,幫助形成新漁場。此外,在港口等大型工程附近,漁政部門投放牡蠣、青蛤等附著類貝類,以吸附有害物質。
盡管東海區和三省一市近些年都采取了不少措施進行生態環境修復,但生物資源萎縮的局面并未根本好轉。沈新強用“沒惡化但也沒好轉”來概括近三年東海的環境質量和生物多樣性。
“其實,經濟發展與保護生態并非不可調和的矛盾,關鍵是要在轉變發展理念的同時健全生態補償機制。” 東海區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鐘小金說。
目前,東海增殖放流的苗種全由人工養殖,成本很高,而資金來源主要是大型工程的生態補償金和污染事故罰款,農業部和各省市每年的撥款并不固定。加之漁政監管目前控船數、控功率、控網具都是投入控制,而對捕撈量、交易場所則沒有產出控制,使得每年的捕撈量大大多于放流量,魚類增殖十分緩慢。專家指出,海洋生態修復應多方統籌形成具體的長遠規劃,不能每年“一陣風”。
根據國務院2006年發布的《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到2010年,初步緩解水域生態環境惡化、漁業資源衰退、瀕危物種數目增加的趨勢,到本世紀中葉,實現水生生物資源豐富、水域生態環境優美的目標。如此看來,修復海洋生態環境已是非常重要而緊迫的任務。(記者 王 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