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速健康體系現代化,建設分工合作制國民健康體系
國民健康體系,是以人的“健康需求”為中心的開放體系。人的健康需求,既有共性也有多樣性,不同年齡、不同性別和不同職業的人的健康需求是不一樣的。國民健康體系既要滿足共性的健康需求(基本的健康需求);也要服務于多樣化、個性化的健康需求。
根據健康狀態的不同,人可以分為健康人、亞健康人、不健康人。其中,健康人和亞健康人就是常說的“正常人”,不健康人就是常說的“病人”或“患者”。當然,正常人和患者是可以相互轉換的,正常人生病了就成為患者,患者康復了就成為正常人。
顯然,正常人和病人的健康需求,既有共性,更有差別;例如,前者需要健康生活、公共衛生服務、健康保險、健康用品和健康環境等,后者既有與前者相同的需要,還需要健康醫護、健康關懷和健康幫助等。
在日常生活中,除殘疾人、慢性病患者和失能老人外,健康是常態,不健康是偶然的。在人的健康需求中,健康生活需求是所有人都需要的基本需求;公共衛生服務、健康醫護服務和健康保險服務則是專業化的需求,可以合稱為健康服務需要;健康用品和健康環境是健康生活和健康服務的支撐條件,健康制度和健康文化則是健康生活和健康服務的社會規范。
按照上述思路,何傳啟教授提出了“分工合作制國民健康體系”的設想(圖3-9)。
他認為:國民健康體系是一個以滿足人的健康需求為中心的、健康需求和健康供給協同進化的開放體系,是以國家為基本單元的健康體系;它的功能包括維持健康生活、提供健康服務、改善健康環境、提升健康質量等;它主要包括五個子體系和三個影響因子,即健康生活體系、健康醫護體系、健康保險體系、健康用品體系、健康治理體系,以及相關的健康科技、健康環境和健康產業等;公共衛生服務是跨子體系的,其中,公共衛生服務的進入屬于健康生活體系,公共衛生服務的提供則屬于健康醫護體系(何傳啟,2016)。
根據他的觀點(2016),分工合作制國民健康體系,是分工合作、責權明確、全民參與、全程覆蓋的整合型國民健康體系。其主要特點是:以促進全民的健康長壽為宗旨,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健康生活和健康服務相互促進、經濟與社會相互支撐。其主要功能是:為全民提供“從胎兒到生命終點”的全程健康服務。
關于“分工合作制國民健康體系”的系統設計和政策措施需要專門研究。我們認為,可以分三步進行。第一步,深化健康體制改革,優化五大健康體系的結構和功能。第二步,推進健康四個現代化,提升國民健康體系的四個方面能力。第三步,實施中國健康高鐵工程,實現五大健康體系的系統整合和功能升級,三步可以交叉協同進行。
健康生活體系
健康生活體系是支撐和維系健康生活的各種要素的總和。健康生活的行為主體包括個人、家庭、幼兒園、中小學等。其主要功能是:普及健康觀念和健康知識,發展和推廣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民身體素質和免疫力,減少和控制健康風險,降低發病率和亞健康人群比例,提高全民的健康生活質量。
主要的政策建議:明確健康行為主體的職責。促進健康知識和健康觀念的傳播和普及、促進健康生活場所的現代化和“便利化”、促進健身運動設施的現代化和“便利化”、促進公共衛生設施的現代化和“便利化”等。
健康醫護體系
健康醫護體系是提供健康醫護服務的服務體系,包括醫護服務機構、健康教育機構和健康科研機構等。其功能是為全民提供公共衛生服務、為患者提供健康醫護服務,提升醫護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促進健康服務體系的可持續發展。
主要的政策建議:
深化醫護體制改革,規范醫護機構的法律地位和系統分工。取消所有醫護機構的行政級別,建立醫護機構的法律平等地位。其中,非營利醫護機構占全部醫護機構比例超過80%,營利醫護機構占全部醫護機構比例不超過20%。
采用立法形式,規范非營利和營利醫護機構的利潤率,確保醫護服務的公益性占主導地位。其中,非營利醫護機構的年盈余率不高于4%(扣除科研經費部分),營利醫護機構的稅后年利潤率不高于8%(扣除科研經費部分)。
規范公立普通醫院的系統定位。主要職責是常規醫護和急救醫護服務。服務內容以手術和住院服務為主,包括急救服務等。服務對象為需要手術服務的患者和需要急救的患者。建議門診費用支付比例:保險占70%,個人占30%。
規范公立社區醫院的系統定位。主要職責是常規醫護和受委托的公共衛生服務。服務內容以初診服務為主,包括康復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等。服務對象為社區居民和患者。建議門診費用支付比例:保險占90%,個人占10%。
規范公立公共衛生機構的系統定位。主要職責是公共衛生服務。服務內容為院前急救、疾病防控、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衛生監督和執法等。服務對象為全體居民。費用支付:公共衛生服務免費服務,急救服務非營利性收費。
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落實公立醫院非營利機構法人地位和法人治理。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屬性,降低運行成本,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完善醫院質量管理制度和財務審計制度。
推進非營利性私立醫院和公立醫院同等待遇。
探索建立普通醫院、社區醫院、公共衛生機構之間的合作機制。
改革健康服務提供方式,發展第三方服務。鼓勵發展專業的醫學檢驗中心和影像中心。支持發展第三方健康服務評價、健康市場調查和咨詢服務。鼓勵社會力量提供食品藥品檢驗服務。完善醫藥科技中介體系,大力發展醫藥科技成果轉化服務。
促進健康教育現代化,完善健康院校的法人治理制度。健康高等院校,促進教學、科研和臨床的三結合。健康大專院校,促進教學和臨床的雙結合。
促進健康科研機構現代化,完善健康科研機構的法人治理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