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更加注重綠色發展,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努力在更高層次上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統一,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淮南樣板。
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完成成片造林7000畝以上,加強淠河生態經濟帶建設,保護好“三山”、“三水”等重要生態屏障。加強港口岸線使用管理、濕地管理和綜合開發利用,推進關閉礦區、非煤礦山生態修復。爭取國家重點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試點區政策,加快重點地區生態環境治理。實施園林綠化精品示范工程,推進城市公園、綠道等建設,積極謀劃煤礦遺址公園。
加強環境綜合治理。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開工建設大氣環境監測與綜合治理系統項目。扎實開展建筑揚塵、非法堆場、農村燃煤小鍋爐、黑加油站等專項整治,做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完成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和黃標車淘汰任務。繼續提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全面推行河長制,加強水功能區管理和飲用水水源地達標建設,開展盜采地下水專項整治,加強城市黑臭水體、龍王撇洪溝等5條水系治理。建立雨污分流城鎮污水系統,建成首創第一污水處理廠二期,所有工業園區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抓好土壤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
構建綠色發展模式。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家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示范區。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支持傳統產業清潔化生產,加強煤矸石、粉煤灰、礦井水等綜合利用,開發利用生物質能,推動綠色建筑發展。全面普及生態文明教育,倡導文明、節約、綠色的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
完善生態文明制度。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堅持源頭嚴控、過程嚴管、后果嚴懲,強化生態環境監測預警,健全企業環境信用記錄和違法排污黑名單制度,嚴格落實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探索實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環境保護責任離任審計。
(七)更加注重開放發展,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優勢
持續擴大對外開放,不斷釋放發展新潛能,培育發展新優勢,著力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積極推進合淮同城化。辦好合肥都市圈城市黨政領導第八次會商會議,加速與合肥全方位等高對接。堅持規劃協同、交通協同、產業協同、社會事業協同,積極參與合肥都市圈“十三五”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編制,爭取合淮工業走廊規劃獲批。深化與合肥合作共建壽蜀現代產業園、新橋國際產業園,謀劃建設新橋空港物流園,推進科教、醫療、社保等資源合作共享。
實施園區轉型升級工程。壯大國家級經開區,加快產城一體建設,當好全市轉型發展的排頭兵。緊抓市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機遇,以創促建,建設“四中心一基地”,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發展。進一步加快現代煤化工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做好防護距離范圍內居民搬遷安置工作,為項目落地創造條件。完善園區轉型發展支持政策,推進各類產業園競相發展。
努力擴大招商引資。注重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隊招商,強化工業、制造業招商。推行招商引資項目責任制,著力提高簽約項目的落地率,確保引進內資、引進省外億元以上項目資金額和外商直接投資平穩較快增長。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完善招商引資政策,落實招商引資項目審批服務“交鑰匙”工程,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積極融入國家“三大戰略”,推進開放大平臺、大通關建設,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參與淮河生態經濟帶、中原經濟區建設,加快建設淮南港,謀劃打造區域性綜合物流集散中心。實施外貿主體培育壯大工程,推進六大出口基地、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申報。建立口岸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推動設立出入境檢驗檢疫正式機構。支持企業“走出去”,加強境外投資、工程承包、勞務技術合作。密切友城交流,助推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