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加大對外開放力度。順應經濟轉型升級迫切需要,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在開放中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保持外貿穩定增長。落實各項穩定外貿發展政策,組織海外市場開拓系列活動。開展市場采購、服務貿易創新等試點,建設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認定支持一批外貿綜合服務試點企業。擴大汽車整車、關鍵零部件進口。優化整合老工業園區,推進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重點發展飛機和船舶租賃、保稅貿易、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推動“三互”大通關改革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數字口岸建設,提高口岸綜合服務能力與水平。
推動高水平國際合作。加快企業走出去步伐,支持企業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興業。參與馬來西亞馬六甲工業園和沙特吉贊經濟城等境外園區建設,加強與南太平洋島國和非洲國家經貿交流合作。舉全市之力辦好2017《財富》全球論壇,擴大城市國際影響力。加快建設僑夢苑。舉辦2017廣州國際創新節、第25屆廣博會、第25屆廣州國際旅游展和第6屆金交會,辦好廣州國際投資年會、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等高端招商活動,組織廣州-奧克蘭-洛杉磯三城經濟聯盟廣州峰會、國際金融論壇全球年會和世界城市日活動,打造國際交往中心。
加強區域合作交流。推進粵港澳深度合作區開發建設,實現穗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強化與泛珠三角城市和高鐵沿線城市合作,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更高層次的廣佛同城化、廣清一體化,加快廣佛肇清云韶經濟圈建設,重點推進交通設施、產業園區、環境整治、公共服務等重大合作項目。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鞏固市內農村扶貧成果,做好對口幫扶梅州、清遠產業共建和援疆援藏援黔等工作。
(五)推進樞紐型網絡城市建設。按照“樞紐+”戰略,聚焦“三中心一體系”,建設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相匹配的重大基礎設施。
大力推進三大國際戰略樞紐建設。推進國際航運樞紐建設,加快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工程、南沙港區四期、國際通用碼頭、南沙國際郵輪碼頭、疏港鐵路等重點項目建設,完善多式聯運體系,新增國際航線10條;發展港口物流、航運金融、船舶交易等航運服務產業。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抓緊白云機場擴建工程、白云機場商務航空服務基地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機場第二高速等11項道路工程進度,抓好白云機場第四、五跑道、噪音安置區建設及第三航站樓前期工作,開展第二機場規劃選址,新增國際航線10條以上;推動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發展航空物流、航空維修、航空制造、航空金融、客改貨等臨空產業。推進國際科技創新樞紐建設,加快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核心區建設,抓好科技創新走廊及珠江沿岸創新帶的產業導入,推動院士專家創新創業園、軟件產業集中孵化中心三期等重點項目建設,力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7%以上,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4件以上。
優化提升一江兩岸三帶。全面落實一江兩岸三帶核心段建設方案,加快建設30公里精品珠江。推動游船碼頭、堤岸護欄等重點改造工程,完成建筑立面整飾、道路堤岸橋梁景觀改造、綠化景觀提升等項目。加快臨江大道東延線、車陂路隧道、如意坊隧道及放射線建設。突出抓好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13個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國際金融城起步區建設。謀劃建設以國際金融城-黃埔臨港經濟區為核心的第二中央商務區,推進建設白鵝潭中心商務區。
完善大交通綜合網絡體系。圍繞建設國際綜合性交通樞紐和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示范城市,推進3個國鐵項目、8個城際軌道項目、13個地鐵項目、10個高快速路項目、10個國(省)道主干線項目和一批市政道路建設,新擴建一批客運站和貨運站,啟動建設廣汕客專、棠溪站、廣州集裝箱中心站(大田)、穗莞深城際琶洲支線、廣佛江珠城際、地鐵18號線、22號線以及一批軌道交通綜合樞紐項目,爭取廣清城際一期、地鐵9號線一期、13號線首期、知識城線、4號線南延段、北三環二期、鳳凰山隧道項目建成開通。優化調整一批公交線路和站點,建設一批充電樁、換電站、停車場和分布式能源網絡,推進出租汽車行業改革和網絡約租車、自行車規范管理,有序發展城市慢行系統,建立“樞紐+社區+產業”軌道交通建設新模式。
建設南沙城市副中心。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構建高快速疏運體系。建設海港、明珠灣起步區、蕉門河中心區、南沙灣4個高品質功能區。發展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航運服務、特色金融等現代產業,做大鋼鐵、有色金屬、糧食、塑料等交易中心,打造國家級跨境電商示范基地,吸引一批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企業項目落戶。深化制度創新,推進在跨境人民幣資金業務、證照分離、啟運港退稅等方面先行先試,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