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深化“三農”改革發展,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著力增加農民收入和有效供給。
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強化領導,落實政策,完善機制,加大投入,在激發內生動力、改善發展條件、提升扶貧實效、促進均衡發展上狠下功夫,推進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政策有效銜接,提高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統籌做好非貧困縣貧困村和非貧困村貧困戶脫貧工作,實施12.4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易地搬遷,確保100萬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10個貧困縣摘帽。繼續做好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作。
著力增加農民收入。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開展“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加快發展農村電商、鄉村旅游等新業態新模式,提升農產品品質、品相、品牌,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增加經營性收入。探索“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模式,盤活資產,增加財產性收入。加強技能培訓,提高轉移就業能力,增加工資性收入。落實惠農補貼政策,增加轉移性收入。加大農業保險力度,幫助農民避災減損。
大力調整農業結構。著力調優種養結構、調強加工能力、調大經營規模、調長產業鏈條,統籌推進布局區域化、經營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發展產業化,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持續推進高標準糧田建設,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重點發展優質小麥、優質花生、優質草畜、優質林果,優質專用小麥面積達到800萬畝,優質花生面積達到2000萬畝,糧改飼面積達到200萬畝,新增優質奶牛5萬頭、優質肉牛20萬頭,發展優質林果1250萬畝,打造一批百億元級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一批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深入推進農村改革。把深化農村改革與創新農業經營體系、產業體系、服務體系、政策體系結合起來統籌推進,激發農村經濟活力,調動農民積極性。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開展房地一體的農村權籍調查,頒發統一的不動產權證書,落實承包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政策,開展“兩權”抵押貸款試點,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試點。深化水利、農信社、供銷社、國有林場等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