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三五”發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標任務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根據省委關于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省政府編制了“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了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本次大會審議批準后,我們將認真組織實施。
“十三五”的主要發展目標是,在提高質量與效益基礎上,經濟增長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20年,生產總值達到3萬億元、人均超過1萬美元,城鄉居民收入趕超全國平均水平,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進一步提高,同步夠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個陜西”建設邁上更高水平。
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我們面臨著嚴峻挑戰:經濟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較大,尤其是國際能源價格持續下滑,致使經濟下行壓力還在加大;受資源環境約束和市場波動雙重影響,產業結構的深層次矛盾更加顯現,增長動力不足問題十分突出;群眾收入、脫貧攻堅、生態建設、對外開放等短板雖有重大突破,但與群眾的期待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認識、把握、引領新常態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實現速度換擋、結構調整、動力轉換面臨著新的巨大挑戰;在政府自身建設方面,不僅廉潔從政需要持續強化,解決不敢擔當、為官不為問題更為迫切。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陜西發展的重大機遇:在于科技、人才優勢凸顯和不斷增長的標準、專利、技術交易成果,為創新驅動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于國家賦予我省建設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先行先試的使命和諸多規劃上升到國家戰略,可獲得更多的支持;在于現代產業體系加速構建,將在日趨激烈的個性化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在于連續的高增速積累和基礎設施的完善,為更好更快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在于民生和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極大保護和發展了生產力;在于“一帶一路”建設的大格局拓展了我省發展的空間;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和3700萬三秦兒女人心思進、萬眾追夢煥發出的強大動力。我們一定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追趕超越和“五個扎實”的要求,聚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緊扣五大發展理念,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新常態下新跨越,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的偉大勝利!
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在全國率先建成創新型省份。以實施創新型省份、西安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西安高新區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三大國家戰略任務為契機,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加快政府職能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步伐,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支持創建國家實驗室,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應用,推動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協同創新,實施“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計劃,促進科技成果盡快轉化,構建具有陜西特色、體現創新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2020年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0%,進入中國著名品牌的數量大幅提升。
把協調作為內在要求,著力構建可持續的發展結構。實施關中協同創新、陜北轉型持續、陜南綠色循環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把關中打造成全國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的重要策源地,把陜北打造成全球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和全國革命老區城鄉發展一體化先行區,把陜南打造成環境保護、產業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同步推進的國家生態文明綜合改革示范區。抓住國家支持關中城市群建設和西咸新區先行先試機遇,積極推進大西安建設,著力提升中小城市承載能力,創新重點鎮發展模式,狠抓新型農村社區、傳統村落保護和美麗鄉村建設,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以上,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覆蓋率達到60%。圍繞平衡發展強化以綜合立體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啟動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工程,西安地鐵運營里程達到200公里,建設鐵路3500公里、高速公路1500公里,新建改建農村公路6萬公里,實現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村村通油路。
把綠色作為必要條件,讓生態文明融入發展全過程。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統籌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規模,嚴格劃定并執行各類生態紅線,認真落實自然資源、環境保護督察和終身追責制度,持續鐵腕治污降霾,實施城市疏解疏通增綠工程,大力開展綠色礦山建設,深入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和水源地保護,啟動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積極爭取建設秦嶺、橋山和黃河國家公園,圍繞“關中留水、陜南防水、陜北引水”系統規劃建設全省水系,積極支持綠色清潔生產和消費,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省森林覆蓋率超過45%,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明顯下降,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15%,力爭西安每年增加10個藍天,關中農村環境實現根本性變化。
把開放作為必由之路,建設內陸改革開放的新高地。積極建設“一帶一路”,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交通商貿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產業合作中心、文化旅游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加快建設西安領事館區,積極申報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與絲路沿線國家共建經濟合作園區,繼續辦好歐亞經濟論壇、西洽會暨絲博會、楊凌農高會和絲綢之路系列節會,努力吸引跨國公司及全球行業領先企業進行戰略投資或建立地區總部和分支機構,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參與國際產能合作,暢通政府對話、企業合作、民間互動渠道,促進全方位對外開放。
把共享作為本質要求,不斷為三秦百姓創造新福祉。新增就業220萬人。普及學前3年教育,全面實施13年免費教育,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費,5所高校和50個學科進入全國一流行列。社會保障實現基本制度定型完備、法定人群全面覆蓋、保障標準合理調整,社會救助體系更加完善,形成適應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圍繞健康陜西行動計劃,加強公共衛生服務,加快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完善分級診療制度,2017年縣域就診率達到90%,2020年人均預期壽命達76.7歲。基本建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產業年均增長15%以上,群眾精神生活更加豐富,陜西文化軟實力全面提升。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重點縣和片區縣全部脫貧摘帽,331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