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持續推進文化強省建設
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持續推動文化繁榮發展,不斷增強文化實力和競爭力。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的宣傳教育,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凝聚全省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大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進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弘揚志愿精神。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培育誠信文化。
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效能。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進市縣文化場所建設,建設30個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新建200個中心村農民文化樂園,完成5640個20戶以下自然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廣泛開展農村電影放映、送戲進萬村、送文藝下基層等活動,加強群眾文化輔導員隊伍建設。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和標準化試點,推行公共圖書館縣鄉總分館制運行。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和合理利用。大力繁榮哲學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和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進一步做好參事文史、檔案和地方志工作。
提高地方文化影響力和文化產業競爭力。推動文藝精品創作和文化品牌建設,豐富傳統文化和區域特色文化表現形式,積極開展國際國內文化交流活動,弘揚徽文化,傳播徽元素,彰顯徽風皖韻的生機活力。加快文化產業優化升級,推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促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提升出版、發行、廣電、報業等產業規模和競爭力,積極培育文化電商、文化服務貿易等新興業態,創建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深化文化企業改革,鼓勵骨干文化企業跨地區跨行業兼并重組和跨國經營。
(八)切實加強生態強省建設
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努力朝著藍天凈水的目標不斷前進。
強化污染綜合防治。持續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嚴格省轄市目標責任考核,深入開展工業廢氣、城市揚塵、秸稈焚燒、機動車尾氣等專項整治,火電機組、水泥熟料生產線脫硝比例達100%,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12萬輛,PM10平均濃度繼續下降,努力減少霧霾天氣。啟動實施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加快土壤修復,推進重污染河流治理和農業面源污染整治,新增污水處理配套管網1500公里。嚴格環境執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強化合同能源管理,實現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控制目標。發展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擴大天然氣利用規模。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和耕地保護制度,推進節約用水,依法處置閑置土地和低效用地。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產出效率。
健全生態文明制度。完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和賠償制度。探索建立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制度,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動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常態化,完善大別山區水環境生態補償機制。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50平方公里。加強濕地保護和采煤塌陷區綜合治理。加強巢湖流域、黃山市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推進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新增造林153.2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