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前日,洪湖藍田生態公園,一艘擱淺的船只停在湖里,兩岸干結的地面已龜裂成蜘蛛網狀。圖/記者張軼
前日,洪湖藍田生態公園,兩個漁民在奮力地劃著一艘被擱淺的船只,希望能劃出困境。圖/記者張軼
東洞庭湖采桑湖濕地,一片貝殼和幾個候鳥的腳印。圖/記者韓敬宇
中國第七大淡水湖水面消失1/3
洪湖濕地建立5000畝保護小區,以維持原有生態鏈,避免部分生態因子消失
渡船在10厘米深的河道里前行,兩岸干結的地面已龜裂成蜘蛛網狀,讓人很容易誤以為闖入了某片干裂的稻田。而事實上,這是記者在洪湖地區目睹的現狀。
荊州市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辦公室主任曾曉東昨日表示,截至5月9日,中國第七大淡水湖——洪湖的水面減少了108平方公里(總面積370平方公里),如今縮水面積應該在三分之一以上。
洪湖市水利局總工程師程剛說,導致洪湖干旱的主因是降水偏少,同時,洪湖水利設施設計的抗旱能力是10年一遇,而今年的旱情達到了70年一遇。本報記者向佳明湖北洪湖報道
洪湖濕地建保護小區
看著湖里干枯的水草,肖保民一臉愁容,他腳下的土地,原本應是碧濤萬里的洪湖水。
今年72歲的肖保民是濱湖辦事處洪湖村村民,旱災讓他飼養的10多畝水產養殖幾盡絕收,“魚苗才一點點大,不撈出來就會全部干死,撈出來賤價賣掉又心有不甘。”肖保民說。
洪湖是中國第七大淡水湖,受持續干旱影響,洪湖水位迅速下降。荊州市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辦公室主任曾曉東說,目前最深處也僅有不到30厘米。
湖床裸露,肖保民第一次“有幸”窺見湖底。
作為湖北省最大的湖泊,洪湖曾被世界環境基金會世界生命湖泊大會授予“生命湖泊最佳保護實踐獎”。
“干旱導致湖岸線內移,湖濱灘涂硬化、消失。”曾曉東說。
洪湖干涸,湖內濕地生態系統遭遇重創。
曾曉東介紹,沉水植物(生于水底的植物)死亡率在80%以上,最嚴重的野菱死亡率達90%,眼下正值魚類的產卵期,現在魚卵集中的淺水區已經干涸,因此對魚類的損失很難估計,“洪湖濕地生態系統需要重構。”曾曉東總結稱。
一個嚴峻的現實是,干旱導致外來物種水花生迅速繁殖,在它生長的地方,本地物種無法存活,對水質的破壞極大。
由于擔心洪湖部分生態因子消失,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洪湖市螺山鎮陽柴湖臨時建立一個5000畝的保護小區,盡可能往保護小區注水,以維持洪湖原有的生態鏈。等洪湖水上漲,再打開保護小區內的圍欄,將生態因子釋放到洪湖。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