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新華網上海5月26日電(記者沈而默、陳云富、楊毅沉)隨著旱情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蔓延,夏糧產量、糧食價格被推上風口浪尖,而嗅覺靈敏的資本市場和高度緊繃的通脹預期也在經歷著考驗。
截至目前,干旱尚未帶來糧價的上漲,其所導致的減產程度以及全年糧食總產量是否下降亦不可知,但卻成為資本市場炒作的新題材,并進一步影響著通脹預期,甚至為價格上漲預期的釋放提供了機會。
旱情對糧價的影響有限
從今年1月份開始,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明顯減少,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三到八成,出現了自1954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較為嚴重的旱情。據中央氣象臺的天氣預報,未來一周,長江中下游氣象干旱區仍將以晴熱天氣為主,雨水依舊較少,旱區的缺水狀況仍將會持續。
干旱的持續嚴重影響著農業生產。據悉,目前旱區的小麥、油菜基本接近收獲期,受影響不大,但早稻由于正處于插栽季節而前景難料。以湖北為例,來自當地農機局的數據顯示,在當地已插秧田塊中,受旱面積246.48萬畝,占到已栽插面積的1/3;早稻受旱面積163.46萬畝,占已栽插面積超過1/4。
在眾多分析人士看來,干旱對農業的減產預期仍主要體現在早稻。“南方地區稻谷種植一般還會有中稻、晚稻,到目前,干旱天氣對稻谷種植的影響更多仍體現在早稻上,隨著未來用水形勢的逐漸緩解,預計對全年稻谷生產的影響不大。”北京艾格農業咨詢分析師馬文峰認為。
荷蘭合作銀行駐上海分析師江川也提醒說,實際上,包括小麥、稻谷等在內的糧食品種,國內的庫存亦較為充足,主要糧食的供應并不緊張,市場價格大幅上行的可能性不大。
而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5月中旬食品價格數據顯示,大米價格仍然保持穩定,與上旬相比,粳米的價格持平在5.38元/千克。
中信證券的統計數據顯示,包括江西、湖北、湖南三省的早稻產量盡管占全國早稻的比重高達53%,但僅占全國水稻產量的10%,因此,即使局部地區減產,對于糧食總產量的影響也相對較小。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持續的異常天氣,市場中由于減產帶來價格上漲的預期逐漸增強。“長江中下游是我國最主要的夏糧產區,持續的干旱可能會對當地的糧食增產帶來沖擊,糧食產量的不確定性在當前周邊品種上漲的背景下,價格形勢有可能會被進一步放大。”業內人士指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