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千湖之省遭遇大旱之痛 新華社發
記者:面對較為嚴峻的旱情,氣象部門開展了哪些及時有效的工作?
周兵:中國氣象局密切做好各項干旱監測預測服務業務,制作各種決策服務材料,及時發布相關信息,為政府部門提供參考依據。同時我們加大了與農業部門的天氣會商,聯手為應對干旱,幫助農業生產趨利避害提供指導。
此外,各級氣象部門抓住21日起的降雨過程這一有利天氣條件,開展了大規模的空中和地面增雨作業。據統計,5月21日08時至23日08時,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共開展人影地面作業334次,發射炮彈3422發,火箭彈854枚。其中湖北省實施了高密度、大范圍的地面高炮火箭人工增雨抗旱作業,共開展地面人工增雨作業252次,發射火箭彈584枚,炮彈3352發,同時開展飛機人工增雨作業,起到了很好的增雨效果。
不過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人工增雨雪作業不是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的,它必須要有云和降水形成的天氣條件,否則是無法作業的。
警惕:長江防洪形勢絕非“高枕無憂”
記者:目前干旱占主導,各部門都在全力應對,這是否意味著今年的長江防洪形勢就不那么嚴峻了?
周兵:從氣候意義上來說,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是6月中旬入梅,在梅雨期里會表現出多次暴雨過程,帶來大量的雨水。目前才5月下旬,離氣候意義上的入梅還有一段時間,盡管在這段時間里表現出了旱的跡象,但梅汛期年際變率大,因此,在全力投入抗旱的同時,對長江流域的防汛不能麻痹大意。未來長江的防汛抗旱形勢可能同時表現出旱和澇兩個方面,長江流域的伏旱和高溫熱浪也是值得引起高度重視。我們并不能“高枕無憂”,必須密切關注環流形勢的變化和轉型,一旦其變成穩定的有利于降水或梅汛期形勢的環流系統,降水就可能迅速增多。
我們通過分析歷史資料發現,歷史上我國的其他地區曾經出現過旱澇急轉或逆轉的局面。所以一方面我們會做好各項抗旱工作,另一方面防洪形勢也不容低估,要給予密切關注。
未來:晴熱唱“主角”難以擺脫“干渴”
記者:未來幾天的天氣形勢如何?對旱情有何影響?
周兵:據中央氣象臺預報,未來一周,我國長江中下游氣象干旱區將以晴熱天氣為主,雨水仍較少,沿江一帶降水量不足10毫米,日最高氣溫在32℃~36℃之間,高溫少雨可能導致旱情持續和發展。
記者:在這種情況下,您對旱區農業生產有什么建議?
周兵:長江中下游地區各省市要繼續做好抗旱的準備工作,要開源節流,計劃用水,確保城鄉居民生活用水;江淮、江漢一季稻區要繼續做好蓄水、保水工作,確保一季稻適時移栽。
另外,由于西南及華南地區雨水相對較多,各相關部門要加強防御局地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及城鄉內澇和雷電、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的不利影響。江淮、江漢和西南部分地區冬小麥和油菜已進入成熟收獲期,各地應利用晴好天氣及時搶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