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中新網柳州10月25日電(林艷華 陸旺)2010年春季學期,廣西柳州柳城縣古砦仫佬族鄉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農業戶口的學生們,和柳州其他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學子一樣,吃上了“免費的午餐”。至此,柳州免費午餐陽光工程用兩年的時間,終結了家長挑飯簍翻山越嶺給孩子送午飯的歷史,實現對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農業戶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全面覆蓋,使10.3萬學子受益。
據悉,柳州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除了有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等國家級貧困縣外,還有融安縣等自治區級貧困縣。因當地群眾居住分散且經濟條件較差,離學校較遠的學生需要步行一兩個小時山路到學校上學,而學校沒有食堂,學生午餐大多是自帶的酸菜、甚至生水泡飯,營養不足導致其身高普遍矮小,有的還因此患了胃病,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學習。
為此,2008年,柳州市將免費午餐陽光工程納入柳州十大民生工程。工程中規定,對于50人以上的學校和教學點,各縣安排專項經費,通過改建、新建或擴建食堂實行集中開飯,為學生提供免費午餐;對于50人以下的學校和教學點,學校購買面包、牛奶等成品發給學生當午餐。
2008年,三江、融水、融安3縣縣城所在地以外的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中屬于農業戶口的學生,均獲得了免費午餐待遇。柳州市政府還規定,免費午餐的標準為每個學生每餐2元,每學年享受免費午餐的天數按學生實際在校天數計算。免費午餐必須保質保量,2元錢不包括人工、水電費用,要完全花在學生餐盒里。
兩年來,工程在柳州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得到全面推廣,每天涉及10萬多學生就餐、20多萬資金管理。柳城縣古砦仫佬族鄉上富小學四年級學生梁柳媚說,自己的家離學校有近80分鐘的路程,平時上學自己每天只吃早晚兩頓飯,但現在和班上其他20多個住得比較遠的同學,都能吃上熱乎乎香噴噴的午飯了。
柳州市教育局局長撒忠民表示,免費午餐制度最直接的效應,體現在減輕貧困學生家庭經濟負擔,對“控輟保學”起到積極作用。2009年秋季學期,柳州少數民族貧困縣學生的返校率較以往均有較大的提升,許多隨父母進城務工而到外地就讀的學生也返回原籍就讀。
撒忠民還表示,免費午餐對于強化城鄉幫扶機制是一種有益的探索,有利于進一步完善、拓展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完